一場有關「軟實力」的德中對話
2010年4月15日「軟實力」不是國家行為
德國歌德學院中國分院院長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在報告伊始提出的論點就足具挑戰性。他說,卓有成效的軟實力並不需要一個強大的民族認同作為前提。
他舉出基督教的例子。在他看來,軟實力不需要武器,也不需要資金。佛教就是這樣佔領了中國。軟實力不是國家行為,不能由國家計劃。阿克曼說: "放眼於國際,毋庸置疑的是,中國當代文化中最成功的部分是當代藝術。這些繪畫藝術沒有得到國家的支持,相反,他們常常頂著國家文化部門的壓力並同國家審查制度做鬥爭。"
「對前人或者過去價值觀的批判」
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硯農認為,軟實力當然要從民眾中來。他說,多元化很重要,但它的重要性不是在一國之內,而是更針對國家間的關係。人們不可以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人。他說,軟實力說到底就是真、善、美等普世價值觀。他舉例說,當德國舉重運動員施泰因納爾得到奧運金牌後,將其離世妻子的照片捧到鏡頭前的舉動,曾感動了全世界。
然而,對其他價值觀的判斷卻很難形成共同性。民主和自由被《新京報》社長戴自更稱為是現代軟實力普世理念的核心成份。他說,對災難性事件以及濫用職權事件的報導,正是他的報紙為此做出的貢獻。不過戴自更認為談到批判性報導,並不一定要聯繫到國家控制及媒體獨立性。他說:"批判的目的也是為了建立一個良好的政府同民眾或者民眾之間各個利益團體的和諧共存的相處。中國軟實力的構建是對前人或者過去價值觀的批判。"
軟實力需要批評的聲音
德國駐中國大使施明賢(Michael Schaefer)則強調批評有助於溝通。批評同軟實力同步並進。為什麼?施明賢大使小心翼翼地開始論證。他認為,軟實力應該消除偏見,它應該為社會提供真實的畫面。存在批評的聲音以及偏離主流意見的觀點,正是對社會狀況的真實反映。只有在對世界有一個現實認知的基礎上,才可能在國與國之間產生信任。壓制批評聲音是損害和削弱軟實力的表現。施明賢大使說: "封殺一名知識分子給中國海外形象帶來的損失,是在德國及歐洲成功舉辦100場軟實力活動也無法彌補的。"
施明賢大使在演講中並沒有提及廖亦武以及劉曉波的例子。中方代表的反應並不是氣憤,而是有些不知所措。顯然,只有在一黨統治終結以後,中國才可能用軟實力說服人心,因為,軟實力首先意味著人民的力量。
作者:古思亭/李魚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