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2104 china workers wwi

2010年4月26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14萬華工被運往法國和比利時成為雇工。工作在戰線後方的他們挖戰壕,搬屍體,運彈藥,或是在軍工廠上班。戰後,他們大部分被送返中國,但有些卻死於異國他鄉--有將近兩千名華工死於疾病或葬身於炮火之中。如今,在比利時小城伊佩爾(Ypres)舉行的一戰展中,當年被英法徵召的華工故事第一次被集中展現,他們也將受到人們的紀念。

一戰歷史圖片(攝於1915年)圖片來源: dpa

被遺忘和埋沒數年後,一戰中的華工史終於將在比利時小城伊佩爾(Ypres)被揭開。

這是個令人震撼的故事:14萬男性勞工從中國途經加拿大被運往歐洲,未抵達歐洲前,他們不許離開船艙。

冒著歐洲戰場的戰火硝煙和帶刺的鐵絲網,他們被迫去挖戰壕,或去碼頭鐵路上工作。戰爭結束後,挖掘並掩埋屍體的還是他們。

佛蘭德戰地博物館(the Flanders Fields Museum)館長多米尼克‧登多文(Dominiek Dendooven)表示,華工們是為了掙錢才遠渡重洋:"華工薪水分兩地支付,一半在歐洲交付本人,另一半在國內交付家屬。合約明確規定,華工們不會被安排到危險區。的確,他們不在前線工作作戰,然而他們的實際位置就是第一戰線的正後方。就是在這裡,他們被射殺,被炮轟。"

他們艱苦度日。華工大多是文盲,他們一周只能休息一天,不許離開軍營,被迫服從英國軍事條例。

但戰爭期間,華工也會偶然進行抗議, 特別是在食物分配的問題上。

寥寥無幾的倖存見證者的敘述都來自一個叫顧星晴(音譯)的人。他就是300名華工翻譯中的一個。比利時的研究學者和漢學家菲利普‧瓦哈勒邁爾舍 (Dr. Philippe Vanhaelemeersche)在中國發現了他的回憶錄。

瓦哈勒邁爾舍說, 顧星晴寫於20世紀30年代的回憶錄已準備譯成英文。作者當時寫這本書是為了讓中國人能在一戰後引以為戒,並鼓勵國民推翻日本人的侵佔。而且書中內容令人驚訝,作者流露出對自己戰時英國僱主的讚美之情:"他們同英國軍方相處融洽,英國人辦事效率高,還有先進的藥物。還一度報導了英國醫生如何發現那些流傳在中國勞工中間的他們壓根都沒聽說過的疾病。"

有的英國官員在中國服役過,甚至會說中文。有的是傳教士,他們在華工軍團(Chinese Labour Corp.)不斷招募基督徒。保障華工的福利是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義務和責任。

1918年一戰結束後,華工軍團的許多人被雇傭到戰地上挖屍體,並把他們掩埋在戰爭墳墓。這項工作實在讓人毛骨悚然。

博物館館長多米尼克‧登多文(Dominiek Dendooven)說:"想像一下,1919年時,這個地區沒有樹木,沒有房屋,就如沙漠般的荒涼。那裡屍橫遍野,地上未引爆的彈藥一觸即發。"

大多數華工在戰後被送返中國,但仍有一些在英軍轉移後繼續留在法蘭德斯(Flanders)。 華工同當地社會的關係日益緊張。有些華工因入室盜竊罪被捕,有些淪為種族主義和歧視的受害者。

多米尼克‧登多文(Dominiek Dendooven)還表示:"當地有些謀殺案出現,但有的未得到證實。我們知道是華工干的,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變得緊張。我想,在戰爭期間本來融洽的關係就在這時蒙上了陰影。"

作為同盟國一員的中國並未從戰爭中撈到太多好處,華工則更是兩手空空的離開了一戰戰場。根據戰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由日本接管。中國在巴黎和會上蒙受的巨大恥辱促使五四運動的爆發。就在五四運動後,中國革命從此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對這些華工來說,戰爭給他們帶來到政治影響絕不僅僅是金錢,他們還製作了不少中國龍的雕刻品以及刻有中國經典詩詞的60多箱貝殼,以體現自己的民族榮譽感。這些作品也將在展覽中亮相。也許,這些誕生於壕溝之中的中國藝術就是對華工軍團和英國官員之間關係的生動總結。

該展覽將於4月24日將佛蘭德戰地博物館開幕。屆時,那些不知道華工歷史功績的英國人一定會驚訝無比。在位於佛蘭德斯(Flemish)郊外的公墓,人們也將看到精雕細刻的死難華工墓碑。

作者:Nina-Maria Potts/余希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