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三中全會將如何為中國經濟"指明方向"?

2024年7月12日

中國二十大三中全會將於下周在北京開幕。在當前經濟低迷、失業率高企、老齡化嚴重以及地緣政治關係日趨緊張的大背景下,姍姍來遲的"三中全會"將如何為中國經濟"指明方向",自然受到了格外的關注。

三中全會將如何為中國經濟"指明方向"?(資料圖)
三中全會將如何為中國經濟"指明方向"?(資料圖)圖片來源: Noel Celis/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按照慣例,三中全會通常都是在黨代會召開後的次年秋季舉行,"中共20大"於2022年10月中旬舉行,20大三中全會也本應於2023年的秋季舉行。但直到今年春季,中國官方仍遲遲不就"三中全會"的會期做出明確表態,這也就引發了各方的猜測:中共高層權斗加劇、各方無法就經濟政策取得統一等說法一時間甚囂塵上。

不過,在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德國符茲堡大學教授費舍爾(Prof. Dr. Doris Fischer) 看來,三中全會會期被推遲的說法並不成立。她表示,習近平任內,中共黨內的許多慣例都已被打破,因此以以往慣例認為三中全會應在去年秋季舉行,也許本身就沒有根據。費舍爾表示:

"如果我們能確定,三中全會的會期確實被推遲了,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黨內最高層出現了意見分歧。過去幾周,中國國內就經濟政策走向相對公開的討論,似乎可以佐證這一觀點。"

由新的財稅體系進行再分配

按照以往的經驗,中共歷屆黨代會後的三中全會都是以討論經濟政策為主題,為今後五到十年的經濟發展制定大政方針。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會,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發出了"改革開放"的號召,為日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本次三中全會前夕,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也在不同場合不斷重申"深化改革"的重要性。那麼,三中全會將如何為中國經濟指明方向呢? 費舍爾認為:"很多人期望能夠出台深入而廣泛的稅務改革計劃,這將有利於重新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稅收分配。"

房地產危機令債台高築的地方財政雪上加霜。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債台高築、財政入不敷出一直是困擾中國經濟的大問題。而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地方又失去了出售土地這一重要收入來源。6月21日,路透社援引知情者報導稱,三中全會將為中央和地方稅收失衡尋找應對方案,有望讓地方政府保留較多稅收。微信公眾號《政事堂2019》也在7月6日發文指出,三中全會的兩條主線之一就是"由新構建的財稅體系來取代舊的金融系統,進行再分配,維護共同富裕,這個追求的是公平。"

對於三中全會能否為大刀闊斧的稅改方案鋪平道路,以及相應措施能夠奏效,費舍爾並不樂觀。她說:

"疫情之後,中國經濟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得到迅速恢復,原因是多個層面的。其中包括:房地產危機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地方財政困境,疲軟的內需,結構性的就業問題以及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及政治形勢普遍性的缺乏信心。"

習近平不認為中國經濟偏離了軌道

當被問及,習近平主導下的"三中全會"是否能讓中國經濟步入正軌時,費舍爾表示:

"這取決於如何來理解'步入正軌'。我的推測是,習近平並不認為中國經濟偏離了軌道,更不會認為中國政府的錯誤政策導致了當前中國遇到的大多數問題。他把當前中國的經濟困境歸咎於複雜的全球局勢,其中美國的不友好政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歐洲則扮演了次要的角色。如果我的這一推測是正確的,那麼中國就將不會回歸貿易戰或疫情前的經濟政策。"

費舍爾指出,如果"步入正軌"指的是讓國內外投資者和消費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恢復信心,並對各自的投資或消費行為做出相應的調整,那麼,"對於這樣的'步入正軌'能否出現,我更多是持懷疑態度。"

(綜合報導)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