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三起惡性案件 不同報導方式

崔牧
2016年12月7日

波鴻、弗萊堡、德紹。近期,德國媒體密集報導了多起發生在德國的惡性刑事案件,有些案件的受害人是中國人,還有些案件直接與眼下的難民危機相關。受眾範圍最廣的德國電視一台新聞節目也因為其報導方式而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Deutschland Freiburg nach Mord an Studentin
弗萊堡案現場,民眾為遇害女孩擺放了鮮花等悼念物品圖片來源: Reuters/V. Kessler

(德國之聲中文網) 本周二,波鴻警方宣佈破獲了該市的兩起強姦案(受害者皆為中國女學生),並披露嫌犯為伊拉克難民。當天晚上,德國電視一台分別在八點檔的Tagesschau《每日新聞》節目以及十點檔的Tagesthemen《每日新聞專題》中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報導。而就在上周六(12月3日),德國電視一台還曾因沒有在黃金時間播出弗萊堡奸殺案陷入了廣泛的爭議,尤其在社群網站上,電視一台的新聞編輯部受到了猛烈抨擊。

周日(12月4日),電視一台新聞總編格尼夫克(Kai Gniffke)在《每日新聞》的網站上發表文章,解釋了前一晚為何沒有報導警方破獲弗萊堡奸殺案、嫌疑人系阿富汗未成年難民一事。格尼夫克在文章中寫道:"每一起謀殺案都是可怕的,弗萊堡的案子尤其特別,因為逝去的是一個年輕的生命。《每日新聞》的編輯並非毫無情感,但我們真的很少去報導個別的刑事案件。"

格尼夫克還表示,德國每年發生約300起謀殺案件,作為全國性的新聞節目,《每日新聞》不可能全部都報導。同時,他也強調,嫌疑人的國籍身份並不是《每日新聞》未對此案予以報導的原因。

德國電視一台的《每日新聞》系列是全國受眾最廣泛的新聞節目之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Vennenbernd

弗萊堡案:報還是不報?

在周一(12月5日)晚上,德國電視一台則在黃金時段的新聞節目中播出了弗萊堡民眾對奸殺案遇害女孩的悼念。《每日新聞專題》的報導通過街頭隨機採訪的形式,著重體現了弗萊堡民眾呼籲不要藉機為排外情緒煽風點火的訴求,同時,也花了不少筆墨來講述社交網路上民眾對難民影響治安的擔憂,還採訪了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的高官默伊滕(Jörg Meuthen),後者說,上百萬難民不受控制地湧入德國,這種事情早晚是會發生的。

《每日新聞專題》的主持人還在節目中解釋說,之所以此前不報、現在大篇幅報導弗萊堡案件,是因為這起案件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提升到了政治層面,"遇害者、嫌疑人都被一些人當成了政斗的工具。"就在同一期節目中,主持人還影片連線採訪了德國總理梅克爾。就弗萊堡奸殺案,梅克爾非常明確地說:"如果在調查中發現,作案人是一個來自阿富汗的難民,那就應該像對待其他殺人犯一樣,對這個難民進行判決。而且也應該很明確地指出(此人的身份)。但是,我們也不能對整個團體一概而論。總體來說,弗萊堡案是一個令人悲傷的事件,我們必須公開地談論它。"

11月16日波鴻強姦案現場圖片來源: DW/M. Cui

波鴻案:絕不避談難民身份

周二(12月6日)中午在波鴻警察局的新聞發布會上,警方以及檢方在一開始的案情通報中,並沒有明確指出嫌犯的具體身份。隨後,現場一名記者反復追問嫌犯的身份,檢察官於是才正式披露:嫌疑人系31歲的伊拉克籍避難申請者,去年12月來到德國,其妻子、子女目前也生活在這裡。而這名堅持追問的人,正是電視一台《每日新聞》的記者。

在當天晚上黃金時段的新聞節目中,電視一台播出了波鴻雙重強姦案的最新進展,同時也配發了德國聯邦刑警局的已破獲性侵案統計數據:2014年與2015年,全德國性侵案件分別為36864、36532起,其中,由外國人作案的性侵事件從949起增加到1683起,佔比則從2.6%上升到4.6%。為了平衡觀點,報導還採訪了德國犯罪學家普法伊費爾(Christian Pfeiffer),他認為,統計數據並不能說明一切問題,這些殘忍的案情同嫌犯的國籍身份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即便在這些嫌犯的來源國,謀殺、強姦案也是極其罕見的。"

德國電視一台新聞總編格尼夫克也在同一天晚上再次刊發文章,表示編輯部的選題標準並沒有在72小時內發生大轉變,"發生轉變的是現實。" 格尼夫克指出,從周一開始的這場爭論,廣大民眾、各類機構、總理、副總理都參與其中;而波鴻案件的嫌犯身份曝光,也為這場爭論提供了新養料。"如果一場重要的爭論使得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那編輯部必須就此作出反應。"

李洋潔案:未上升至政治層面

波鴻雙重強姦案中,兩名受害者都是中國女留學生。不過,不論是德國電視一台,還是其他主流德語媒體,在報導中都只是順帶提及受害者的國籍,並沒有特別予以突出。畢竟,正如波鴻警方所說,周一被捕的嫌犯尚未認罪招供,警方雖然已經在初步審訊中問過嫌犯為何都對中國女性下手,但嫌疑人顯然拒答了這個問題。

而在近期德國之聲密切跟進的李洋潔案中,其他德語主流媒體在報導中則紛紛突出了受害人的中國留學生身份。德國之聲記者在旁聽首場庭審後,亦同現場的一些記者同行進行了交流。這些同行紛紛表示,這起"其實挺普通的一起惡性刑事事件"之所以能夠引發全國媒體的關注,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德紹警方在案件調查中有種種不正常現象;此案的案情也特別惡劣、手段特別殘忍

李洋潔案庭審首日現場圖片來源: DW/M. Cui

在11月25日首場庭審當日,《南德意志報》、德國電視一台等德語主流媒體也都報導了這起案件,不過,電視一台只是在下午17點檔的新聞中播出,而非在晚上黃金時段的8點檔《每日新聞》節目裡。通過與庭審現場的記者同行交流,德國之聲記者對此總結出了兩個主要原因:李洋潔案與難民危機無關,且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作案人並無仇外動機。因此,此案並沒有上升到政治層面。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 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 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