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不滿宮廟減香 眾神上凱道

邱璧輝
2017年7月23日

溽暑的台北周末特別熱鬧,大批「神祇」降臨,和信眾一起表達反對「滅香」,堅決守護信仰、香火不能斷的心聲。

Taiwan Demonstration
7月23日,台灣雲林縣北港武德宮發起「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23日迎請眾神上凱道,約有百座宮廟參與、上萬人到現場。圖片來源: DW/B. Chiu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的網路近來瘋傳蔡英文政府要「封爐滅香」以及「宗教團體法」已經完成二讀,引起軒然大波。雲林縣北港武德宮發起「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23日迎請眾神上凱道,約有百座宮廟參與、上萬人到現場。武德宮強調,「沒有香火形同信仰迫害,一爐一香是底線,偉大的國家不該只是管我阿嬤燒香」。

嘉年華式的抗議

前兩天蔡英文政府急忙滅火。行政院立刻秀出蔡英文年初在嘉義九華山地藏庵參香的照片;環保署長李應元也急忙澄清自己「每天一炷香」,環保署只是推動「減香」而不是要「滅香」;內政部民政司長林清淇則解釋,政府從來沒說「滅香封爐」,至於「宗教團體法」草案還在研議中,根本還沒送到立法院;即便修法,也毫無鉗制宗教的意思,政府絕對尊重宗教自由。

由於政府事先的溝通,遊行從原本的抗議性質改為歡樂的嘉年華。今日的活動的確不見慷慨激昂的演說、呼口號、舉抗議標語或上演行動劇等等。相反的鑼鼓喧天、神轎、鼓陣、陣頭熱熱鬧鬧繞行中正紀念堂一周,最後轉往凱道。平和中其實還是可以看到尖銳的批評標語如「香火萬年、政府有時」、「官員薪水、以米代金」(之前有官員要求宮廟日後不用香而用米祭拜,抗議者現在要求官員以身作則,領白米當作薪水,反酸回去)、「今天不聯署、明天滅佛祖」等等。宮廟代表後來在活動結束前進到總統府表達訴求。

圖片來源: DW/B. Chiu

立場:政府 宮廟 民眾

政府鼓勵燒香拜拜可以更環保。多年前就宣導民眾捐獻以功代金、鮮花素果、集中焚燒金紙等等。部分宮廟也鼓勵信眾「用手敬拜、用心敬拜」,特別是台北的行天宮和龍山寺在減少空污方面,都有不錯的成果。

台南興濟宮常務董事吳瑩彬對德國之聲說,這次上街主旨是「捍衛宗教『。他們聽說政府今後不準他們點香、燒金、放鞭炮。他強調,大家可以接受為了環保少點香;事實上,在他的宮裡已經盡量使用環保旌旗、電子炮等;但完全無法接受不準點香。他們唯一訴求是「不能滅香、也不能滅金」。他們不是不相信蔡政府的解釋說明,只是要更清楚的表達他們的訴求。有關「宗教法」的問題,吳瑩彬主張,政府務必要和宗教相關團體溝通,以避免違背信仰和宗教的規定。

37歲的陳其光是虔誠的道教徒,他告訴德國之聲,他每日都要上香拜拜,這已經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會繼續維護祖先留下來的傳統。他贊同,為減少環境污染可以少點一些香,但是絕對不可以完全滅香。他稱,拜拜不拿香,怎麼都覺得不對勁。他相信蔡英文總統不會真的要「滅香」,不然台灣人一定全體「跳腳」。儘管如此他還是希望透過這次的訴求,讓總統聽到老百姓的心聲。

圖片來源: DW/B. Chiu

護香火

嘉義文雅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義賢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說:「敬天祭祖、拿香拜拜是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天天在實踐的事,千年的傳統怎麼可能說斷就斷」。就好比「吃飯」,大家天天吃,怎可能禁止的了。他認為,民間信仰延續文化傳統、也維系人民的向心力。「香」是人和天和神溝通的媒介,為了環保可以減些數量,但不能減到零,不然「人要怎麼樣和神溝通」。

另,多位學者聯署發起「支持民俗宗教自主發展」的聲明。支持者林茂賢教授稱,與民俗宗教有關的活動,政府應該「用教育宣導替代取締」,千萬不要用公權力介入。

圖片來源: DW/B. Chiu

「去中國化」?

另有人指出,政府無法有效管制交通工具、工業、火力發電廠的污染,卻拿宗教信仰來開刀,動機可疑。根據環保署空氣污染源統計,以PM2,5懸浮微粒來說,最大比重是營建(包括道路揚塵)約佔37%,工業和交通工具如汽機車各佔23%,焚香燒金紙連1%也不到。因此抗議者稱,民俗信仰造成的空污微乎其微,政府不應該違反比例原則。而且,台灣的宮廟並非冥頑不靈,許多宮廟已經配合減少香爐。

因此有人質疑這是不是蔡政府「去中國化」的一部分。中央繼取消清明節的「中樞遙祭黃帝陵」、繼內政部長不主祭「鄭成功中樞祭典」、新課綱大幅縮減「中國史」、不辦「七七事變」80周年紀念展之後,是不是連來自中國的媽祖、關帝爺、三太子、國姓爺、保生大帝、文昌帝君都不能拜了?張義賢批這種指責太沉重,也太牽強。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