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氣候德國

不用中國貨了!德國本土廠商接盤北海風電場

德才 路透社、彭博社
2025年8月26日

去年,德國北海的一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擬使用中國製造的風力發電機,引發了歐洲經濟界以及政界的質疑,他們擔心這會讓北京獲得對歐洲能源關鍵基礎設施的過大影響力。現在,項目營運商主動宣佈,不再採用中國設備,轉而由德國本土廠商供貨。

明陽智慧型生產的一款風機
明陽智慧型生產的一款風力發電機圖片來源: Mingyang Smart Energy

( 德國之聲中文網)計劃在北海修建大型風力發電場的德國投資公司Luxcara在8月25日表示,可能取消由中國企業明陽智慧型供應風力發電機的協議。Luxcara強調,這一舉動是出於「營運原因」,但同時也強調「安全性提升是一個積極副作用」。

根據去年宣佈的供貨協議,計劃中的北海Waterkant風電場擬由明陽智慧型生產風力發電機,總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相當於4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但現在,總部位於漢堡的Luxcara公司表示,風電場為西門子旗下的歌美颯公司(Gamesa)預留了19颱風機的容量;由於Luxcara在附近的Waterekke風電場也使用歌美颯生產的風機,因此這一供貨商變更有助於提升營運效率。Waterekke是德國目前在北海最大規模的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高達150萬千瓦。

在回復路透社的郵件中,Luxcara表示,在此次供應商變更中,圍繞中資企業明陽智慧型的政治爭論並未發揮決定性作用,但是「我們的做法也符合政治目標,並解決了與供應鏈、技術依賴、安全方面相關的問題,這是一個積極的副作用。」

西門子旗下的歌美颯公司近年來深陷財務困境,部分原因是其陸上風力發電機的品質問題導致項目延期和巨額維修費用。圖片來源: Siemens Gamesa

中國設備引發安全焦慮

去年Luxcara與明陽的供應協議披露後,引發了歐洲風機廠商的抨擊,後者認為這涉及不公平競爭,還會讓中國企業獲取對歐洲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權,威脅歐洲的能源安全。時任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也宣佈對該協議進行審查。

德國國防部今年早些時候也發布一份研究報告,警告中國可能利用Waterkant風電場的關鍵零件進行間諜活動,甚至發動經濟戰。報告指出,迄今為止,歐洲只有義大利塔蘭托的一個風電場使用來自中國企業的風機。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發電設備廠商不斷鞏固在全球市場的壟斷地位,持續引發歐洲各國的安全擔憂。就在今年春天,一批中國產太陽能發電板的逆變器模塊中被發現暗藏有無線通訊裝置;當時正值西班牙大停電事故後不久,許多歐洲人因此擔心,隨著中國產太陽能、風電設備在歐洲電網中佔比越來越高,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將受到挑戰。

現在,隨著Luxcara主動更換供應商,梅爾茨總理領銜的新一屆德國政府就不必再面對上屆政府遺留下來的難題。榮鼎集團的中國問題專家巴爾金(Noah Barkin)就在社媒發帖指出,梅爾茨總理要是在首次訪華前幾個月出手喊停供應協議,勢必會冒激怒北京的風險。梅爾茨計劃今年年底率領一個包含眾多企業高管的代表團出訪中國

歐盟能在綠色氫能市場上與中國保持競爭力嗎?

03:1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新供應商正陷於財務泥潭

目前,Luxcara已經將供應商變更事宜告知德國聯邦經濟部等相關方面,但是與西門子歌美颯尚未最終簽署正式協議。

歌美颯方面則對外確認了供應商變更一事,但拒絕透露更多細節。該公司近年來深陷財務困境,部分原因是其陸上風力發電機的品質問題導致項目延期和巨額維修費用。

德國聯邦經濟部表示,通常不對私營企業的決策置評,並透露將由聯邦海事和水文局審批風力發電機部署規劃。

明陽智慧型則發布聲明表示已經不再參與北海的Waterkant風電場項目,但仍在德國探索機會,「將繼續投資於技術創新,加強本地合作,並探索建立本地生產基地的機會」。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