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官媒《人民日報》週二(1月3日)援引中國專家說詞強調,病毒引起的病症對大多數人來說相對溫,遭部分專家認為是有意淡化疫情嚴重度。同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亦要求北京提供「更真實」的疫情報告。
《人民日報》引述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兆輝說法稱:「在北京指定醫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和危重病人僅佔3%至4%。」
文中,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院長康雁也表示,在過去三週裡,共有46名病人被送入重症監護室,約僅佔有症狀感染的1%。
路透社報導,WHO在3日舉行技術諮詢小組視訊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的科學家說明有關新冠病毒測序的詳細數據,並要求中國分享有關住院、死亡和疫苗接種的數據。
WHO發言人會前表示,他們預計將對在中國和全球的流通變種病毒進行「詳細討論」。但會議結束後,受訪的科學家未對中國疫情進一步評論。
路透社指出,部分專家懷疑中國政府會否對外坦承真實疫情狀況。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說:「我不認為中國會非常真誠地披露訊息。他們寧願自己不說,或者說什麼都沒發生,什麼都不新鮮。中國(資訊)透明度的問題始終存在。」
《紐約時報》於去年12月30日的報導指出,有中國官員疑似正在對醫生和殯儀館施壓,要求從業人員在開死亡證明時,要儘量避免提及因染疫而造成的呼吸衰竭。
該報導指出,北京某私立醫院的醫生說,近來他和同事在醫院桌上發現一張便條,要求他們「儘量不要寫重症新冠肺炎造成的呼吸衰竭」為主要死因。紐約時報亦查看了這張紙條,但目前尚無法證實該紙條從何而來。
中國資訊不透明?
去年12月,中國驟然放寬其對防疫限制,後來更進一步宣佈不再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數據,且大多數染疫死亡案例,被歸類為基礎疾病,導致其新冠病例和死亡率數據的準確性遭到質疑。
WHO表示,他們在1月3日的視訊會議上,已敦促中國衛生官員定期分享有關疫情的具體和實時訊息。
路透社報導,一位來自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與會官員,不願對3日的會議發表評論,但對WHO對中國揭露更多訊息的呼籲表示贊同。
該官員告訴路透社:「包括美國在內的公共衛生專家和官員已經明確,中國必須分享更充分和透明的流行病學和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這符合中國和國際社會的利益,對識別任何潛在的變異體至關重要。」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在與WHO舉行的視訊會議中,雙方就當前疫情形勢、醫療救治、疫苗接種等技術議題進行了交流,並「依法、及時、公開、透明發佈了相關訊息」,「通過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分享了中國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數據。」
毛寧強調:「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現新的毒株,所以沒有必要針對中國採取特別入境限制。中方始終認為,各國的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不應藉機搞政治操弄,不應有歧視性做法,不應影響正常的人員交往和交流合作。」
「危險的幾週」
隨著中國疫情持續爆發,大量工人和消費者染疫,導致外界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前景堪憂,全球金融市場更因此出現波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日前表示,新冠疫情的「叢林之火」(bushfire)可能會進一步打擊中國今年經濟,並拖累區域和全球增長。凱投證券分析師也在3日警告,中國正在進入大流行病「最危險的幾週」。
由於擔憂中國疫情蔓延海外,歐盟已向中國提議,願意免費提供新冠疫苗,但遭中方以國產疫苗「供應充足」為由婉拒。
迄今為止,中國一直堅持只使用中國製造的疫苗,這些疫苗被認為不如基於mRNA技術的西方疫苗有效。
2022年12月初,中國防疫政策突然180度大轉彎,放棄了嚴苛的「清零政策」,選擇迅速、全方位放開。此後,中國上下開始疫情海嘯。感染潮伴隨著搶藥潮,同時醫院和殯儀館人滿為患、不堪重負,情景可謂慘烈。
圖片來源: 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在中國12月初放寬防疫政策後,感染人數呈現爆炸式增長。據網傳的一份「12月21日國家衛健委會議紀要」,僅僅20天內,中國累計感染2.48億人,僅12月20日一天,全國就新增了約3700萬感染病例。彭博社以及《金融時報》從與會人士處確認了這份會議紀要的真實性。很多中國人的直觀感受是:身邊的人都陽了。黃桃罐頭也突然緊俏。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伴隨著這波感染潮的是中國各地民眾瘋狂尋找藥物、搶購藥物和血氧儀的現象。中國很多地方出現感冒退燒藥斷貨、短缺的情況,一些城市實施了藥物限購。這也引發一些質疑:政府為什麼沒有提前做好相應準備?與此同時,美國輝瑞公司研發的新冠口服特效藥Paxlovid更是一藥難求,印度版的仿製藥同樣被熱炒,中國媒體《第一財經》都在報導中表示,「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熟悉的橋段再次上演」。
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picture alliance感染海嘯也給中國衞生醫療系統帶來巨大壓力,人滿為患的醫院、生命垂危的患者、精疲力盡的醫護人員、殯儀館和火葬場排起長隊——這樣的畫面隨處可見。而中國官方公佈的新冠感染和死亡數據,與真實情況已完全脫節。根據官方數字,自12月初中國死於新冠的只有十幾人,這與民眾的認知、一些媒體發自醫院和殯葬機構的報導結論相差甚遠。
圖片來源: Dake Kang/AP/picture alliance很多媒體和公共號文章指出,中國的醫院和診所裡近日滿是老年人(圖為1月3日的上海同仁醫院)。早在12月中旬,外媒就陸續報導指出,北京等城市的殯儀館和火葬場異常擁擠。從12月中下旬開始,不少人在社媒貼出家裡有長輩去世的消息,甚至中國媒體也報了「6天,共和國痛失16位院士」這樣的消息。不過,中方的報導沒有點明這些高齡院士的死因。有網易公共號文章在12月24日說:「3天9位院士逝世,不缺醫療的他們都撐不住,更不用說普通老人了。」
圖片來源: 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前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12月底的鳳凰財經會上表示,他估計北京的感染率可能已超80%,甚至更高。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也於12月底稱,中國這一波疫情的感染率已經非常高,許多大城市已超過50%,農歷春節將達80%。上海交大和上海市公共衞生臨床中心團隊近日聯合發表的研究初步判斷,這波新冠感染潮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大城市已於2023年元旦前後越過高峰。而農村地區將在一月迎來高峰。相比較城市地區,中國農村地區的醫療資源更匱乏(圖為四川資陽農村的一位患病老人)。
圖片來源: Tingshu Wang/REUTERS據英國健康資訊分析公司Airfinity12月下旬估計,中國目前每天數千人死亡,最終可能有上百萬人死於新冠(圖為12月18日北京的一家火葬場)。該公司還預測,中國染疫死亡將在2023年1月23日達到峰值,到時單日死亡病例將上升至2.5萬例左右。而1月23日正是中國農歷新年的大年初二。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中國官方在12月26日宣佈,從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對入境人員的核酸檢測及集中隔離,對國內的新冠感染者也不再進行隔離。同時在入境限制放寬後,將進一步改善外籍人士來華安排,在未來「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這讓一些國家開始擔憂來自中國的病毒輸入以及可能的病毒變異問題。日本、美國、法國(圖)等一些國家率先宣佈,對來自中國的入境者實施隔離或者核酸檢測等入境限制。
圖片來源: Aurelien Morissard/AP/dpa/picture alliance (路透社、《紐約時報》、《人民日報》等)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