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在京開幕

2010年10月15日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北京開幕,會議為期4天。204名中共中央委員以及167名中央候補委員閉門討論研究制定「十二五規劃」。習近平是否擢升中央軍委副主席以及政治改革為外界關注的熱點。

十七屆五中全會在京西賓館閉門召開圖片來源: AP

新華社報導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相關內容時稱,到2015年的5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新華社下屬的時政新聞周刊《瞭望》雜誌預測五中全會的四大議題分別為:健全市場機制、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鄉「二元」體制以及政府轉型,控制政府收入增速。

德新社報導稱,外界猜測,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可能在五中全會上擢升中央軍委副主席。香港《南華早報》此前發表文章分析,如果習近平擢升擔任軍委副主席,說明「中共已敲定繼任事宜,確立由習近平接替胡錦濤的黨政職務」。

政治改革呼聲高

習近平圖片來源: AP

五中全會召開前,中國內地政改呼聲高漲。多個國家和省級報紙重點報導分析政府總理溫家寶接受CNN記者採訪時呼籲政治改革一事。湖南長沙的《瀟湘晨報》採用的標題是「新中國第三個30年的改革大幕將拉開」。《南華早報》分析稱,中國內地媒體「似乎想要抓住五中全會召開前的機會,吹響改革號角」。

中共中央前總書記胡耀邦的長子、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胡德平近日在經濟報刊《經濟觀察報》上發表文章,支持成都推進保障農民土地所有權的土地整治計劃。胡德平在文章中寫道:「政治體制改革在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現在還有了一種特殊功效,就是以政治改革檢驗、矯正我們經濟改革、教育改革、文化改革、醫療改革的得失利弊。」

中新社報導稱,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預料,十七屆五中全會除了經濟領域為改革定調,另外「改革的重點將很可能主要發生在社會政治領域」。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政治研究學者林和立(Willy Lam)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中國領導層對政治改革的討論並不意味著要向西方民主靠近。他說:「胡錦濤並不想在黨內迅速改革。(五中)全會也只會是做出一些表面性的妥協,不會有更多的結果。」

綜合報導:洪沙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