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印爆口水戰 印度罕見稱北京將「台海軍事化」

2022年8月29日

印度官方週末指,北京近期在台灣海峽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是所謂的「台海軍事化」。印度媒體指,這是新德里首次針對近期兩岸緊張局勢做出公開評論,罕見舉動可能標誌著印度的重大變化信號。

Sri Lanka, Hambantota | Umstrittenes chinesisches  Forschungsschiff Yuan Wang 5
中國科研船「遠望5號」停靠斯里蘭卡港口一事,持續引發中印外交口水戰。圖片來源: Ishara S. Kodikara/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印近來因中國考察船「遠望5號」停靠斯裡蘭卡港口一事,引發最新一波外交齟齬。北京暗批新德里「無理干涉」,印度駐斯裡蘭卡高級專員公署(High Commission:印度駐英聯邦國家外交代表機構,級別相當於大使館)週末則對此罕見地尖銳回應,暗諷「一帶一路」,並首度公開評論北京近期在台海周邊的軍事行動。

8月中旬,中國考察船「遠望5號」在獲得斯裡蘭卡政府同意的情況下,訪問並停靠斯裡蘭卡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印度與美國則指控該船隻為「間諜船」,擔憂北京可能藉此刺探印度的軍事設施。

當時中國外交部表示,「遠望5號」進行海洋科研活動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通行慣例,不影響任何國家的安全和經濟利益,不受第三方干擾。「遠望5號」於16日駛入斯裡蘭卡港口,並已於22日駛離。儘管如此,中印仍因此事相互指責,爆發外交口水戰。

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官網上週五(8月26日)刊出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戚振宏撰寫的一篇英文文章,讚揚中國與斯裡蘭卡共同抗拒了「第三方」的「無理干涉」,成功捍衛彼此的主權。

文章寫道,近段時間,兩則有關中國的消息得到斯裡蘭卡各界廣泛關注,「一是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中方第一時間作出堅決反制」,斯裡蘭卡多個政黨、團體也公開發聲、「仗義執言」;二是本月中旬,中斯兩國「共同抵制了來自第三方毫無理由的蠻橫干預」,中方科考船「遠望5號」按照斯方最新批准,順利停靠漢班托塔港完成補給。

戚振宏還提到,斯裡蘭卡在歷史上遭到「北方鄰國」的17次侵略,如今主權不容再遭侵犯。儘管戚振宏沒有明說,但「北方鄰國」明顯指涉印度。

對此,印度駐斯裡蘭卡高級專員公署週日(28日)在推特發表了一系列聲明,回應戚振宏的發言。推文寫道:「我們注意到中國大使的言論。他對基本外交禮儀的違反可能是個人特徵,也可能反映了更大的國家態度。」

推文指,戚振宏對斯裡蘭卡「北方鄰國」的看法,可能受到了中國的行為方式影響,但印度實際上與他的認知「非常不同」,戚振宏將地緣政治背景套用到這艘所謂科研船的訪問之旅,更是「露出馬腳」。

印度駐斯裡蘭卡高級專員公署接著寫道,「不透明和債務驅動的議程現在是一個重大挑戰,特別是對小國來說。最近的發展即是一種警示。斯裡蘭卡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不必要的壓力或爭議,來為另一個國家的議程服務」,被認為是在暗諷中國的「一帶一路」與所謂的「債務陷阱」。

印度首度稱「台灣海峽軍事化」

除此之外,印度駐斯裡蘭卡高級專員公署週日(28日)稍晚再發文回應,指上述推文是為了回應有關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的文章,並稱該文章特別「將台灣海峽的軍事化和中國『遠望5號』對漢班托塔的訪問聯繫在一起」。

《印度教徒報》(The Hindu)指,這是印度首次提及所謂的「台灣海峽軍事化」,也是新德里罕見地針對中國對台灣展開的行動進行評論。

該報導稱,本月稍早,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軍演,印度外交部並沒有提到「台灣海峽軍事化」,只表達印度「對最近的事態發展感到擔憂」,「敦促保持克制,避免採取改變現狀的單邊行動,緩和緊張局勢,努力維護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印度外交部8月12日在例行簡報會上,被問及印度是否會應北京要求,重申其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承諾時,該部當時表示,「印度的相關政策眾所周知,且是一貫的」,「不需要重申」。

《印度教徒報》認為,印度駐斯裡蘭卡高級委員會此次的發言比起8月中旬時更為明確尖銳。此外,《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報導也認為,印度駐斯裡蘭卡高級委員會的最新聲明顯示,其在語氣和信號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

《印度時報》一篇評論報導稱,「印度是時候對台灣採取更大膽的做法了,台灣不僅是一個民主國家,還是一個經濟發電機和半導體巨頭」,並表示中國即將召開二十大,「現在正是印度加入美國、向中國施壓的好時機」。

該評論寫道,「鑑於中國公開的好戰,在台灣問題上含糊其辭不符合印度的利益。此外,從半導體供應鏈合作到區域安全論壇協調,新德里和台北可以一起做很多事情。現在是印度應該考慮自己對台灣進行高層訪問的時候了。」

(《印度教徒報》、《印度時報》、中央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