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人在摩洛哥背黑鍋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6月15日

都是紡織品惹的禍。不但歐美把經濟不景氣的賬算在中國人頭上,一些紡織品出口為傳統強項的發展中國家也把矛頭指向了中國。在北非的摩洛哥,對中國人的怨恨甚至有演變成暴力的危險。

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中國人在這兒惹了誰?圖片來源: dpa

歐盟與中國的紡織品爭端雖然暫時得到平息,但是中國與世界上其它紡織品出口國的矛盾仍然日趨尖銳。國外的媒體不乏這樣的報導,認為紡織品配額制終結後,孟加拉、斯里蘭卡、毛裡酋斯、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泰國等等國的紡織業因為中國的競爭而失去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德國之聲記者克勞迪雅.薩烏特爾在摩洛哥親自體驗了當地人對中國的怨恨情緒。

記者薩烏特爾在摩洛哥採訪了一家叫做印迪絲的小紡織廠。廠長本.馬卡婁夫告訴記者,由於來自中國的競爭,該廠訂單不足,已經被迫縮短了工時,每周停工一天,有些機器已經完全「下崗」,後果還會變得更加嚴重。他說,他們的產品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本國都無法與中國的紡織品競爭。

記者瞭解到,摩洛哥向歐洲出口的紡織品越來越少,因為與中國相比,那裡的薪水太高,管理水準太原始,供貨時間太長。以前,他們向歐洲市場一年提供夏冬兩季服裝,而現在時裝款式更新的頻率是每月一次,摩洛哥的大部分紡織品商根本跟不上這一節奏。

摩洛哥紡織業行業協會主席卡裡木.塔奇指出,摩洛哥的紡織業需要的是懂得市場營銷的人才,他們應該能夠對市場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否則摩洛哥的紡織業很快就要走向末路。歐盟與中國達成的紡織品出口限制協議只能讓摩洛哥暫時松一口氣,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紡織品更便宜。他說:「當前,我們在世界上看到的是中國產品的入侵大潮,這一大潮也衝擊了摩洛哥本土的市場。不僅如此,大量的中國人也非法湧進了摩洛哥,他們的薪水低於最低薪水水準,也不繳納社會保險。」

塔奇對中國人的看法在摩洛哥很有代表性。德國之聲記者在摩洛哥發現,那裡的當地人把東亞面孔的外國人都稱為帶有蔑視意味的「中國人」。「中國人」在大街上會遭到白眼和指手劃腳,在那裡生活也越來越危險。

紡織廠小老闆馬卡婁夫對記者說:「今天,中國人搞垮了我們的紡織業;明天,他們就會搞垮我們的電器業,大後天就該輪到汽車業了。像我們這樣的國家就只會越來越窮。」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