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人看重國家 西方日益艱難

2011年4月23日

《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作者、英國學者馬丁•雅克在《每日鏡報》專訪中認為,中國政府逮捕艾未未「既不明智而且錯誤」。他強調中國的歷史文化作用,批評西方對中國的瞭解"少得可憐",在論斷中國時總是以西方的標準衡量這個國家"。

德國和歐洲出版的各大報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馬丁•雅克看中國和西方


雅克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和現代化並不會"自動地讓中國接近西方模式","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同樣程度地受到歷史和文化的影響。中國有一個相當古老、根深蒂固、非常重要的文化,這個文化絕不會全盤西化。"

他強調中國與西方民族國家的歷史經驗"截然不同","中國雖然在最近100年才有民族國家的意識,但是作為國家實體存在至少追溯到紀元前211年。中國作為文化國家,有著大約2000年之久從未間斷的歷史,直到19世紀末殖民列強進入。中國至今是一個文化國家,中國人認為自己的文化比其它任何文化都更優越。"

在談到個人與整體的關係時,雅克說:"中國文化更強調集體的價值,這與國家在2000多年悠久歷史中的意義相關,其目標總是要保持這個大國的統一。所以,中國人給統一、穩定和秩序的價值賦予巨大意義。如此長期地維持一個國家的統一,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人看重國家

雅克認為,"中國人將國家視為統一的守護者和文化的守護者,在民眾眼中,國家具有特別重要的合法性。國家沒有受到其它力量的挑戰長達1000多年,既沒有受到教會的挑戰也沒有受到商人的挑戰。在這個時期,國家的權力無邊。中國過去是東亞國家進貢制的中心,我預言,這種進貢制的因素在重塑該地區經濟時會再次回歸。"

雅克說,"過去200年的世界是由西方統治和塑造的,先是西歐後是美國。一個非同尋常的優勢是,世界至今被打上西方的烙印,從日常物品開始到語言、貨幣和政治制度。這並非歸功於我們的道德優越性,而主要歸因於我們的經濟優勢,它具有政治、意識形態和軍事上的後果。我們現在正在經歷一個世界經濟力量中心的飛速轉移,重心從西方世界轉向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興工業國,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已經與西方相當。這個過程正在加速,也得益於西方的金融危機。"

西方日益艱難

雅克指出:"西方從未對世界上許多其它地區的文化、民族歷史、傳統和價值有過興趣。過去不需要這樣,因為它是按照自己的設想來塑造世界的。這已經成為過去,現在會對西方很難,因為經濟權力轉移了,會非常艱難。我們來自一個我們對一切都瞭如指掌的世界,正在進入一個讓我們越來越陌生的世界。這個世界將由我們迄今無所謂的文化和傳統所塑造。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價值會消失,但是它們必須經得住競爭的考驗。"

關於人權的普世性,雅克說:"我相信,所有民族和文化都會產生自己的智慧,會從自己的歷史中奠定人權基礎,這是人類的經驗。這個發展總體上未必會損害西方,雖然西方有許多人不喜歡所面臨的發展,但是它會將我們變成真正的世界主義者、成為世界公民。"

編譯: 林泉

責編: 敏芬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