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兩會 一場盛大Party

2012年3月6日

導語:兩會報導佔盡媒體版面,但公眾並不抱太大期望,兩會代表依然是舉手或鼓掌,這種狀態也令公眾不滿。 「兩會」儼然成為了強勢群體的一場盛大Party

The conductor of a military band performs during the rehearsal before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March 5, 2012. REUTERS/Jason Lee (CHINA - Tags: POLITICS MILITARY) // eingestellt von se
人大開幕式圖片來源: Reuters

一年一度的中國兩會已於3月3日在北京開幕,成為海內外輿論關注的焦點。本屆兩會,媒體目光漸從溫家寶報告、王立軍事件及薄熙來在兩會上的表現轉移至兩會代表身上,盤點代表一舉一動、代表提案,更可審視兩會之價值。

兩會成"官商大會"

中國表面上是多黨合作,實際上卻是一黨專政,那些所謂的民主黨派其實都是政治花瓶。在官方的語境當中,黨其實特指共產黨,而非其它黨,正因為如此,媒體在報導有關共產黨的新聞時,往往不需要說出全稱,中共黨員在說話和撰文的時候也是這樣。這種情況表明,當局已經變相承認中國只有一個黨。

政協按說應該發揮政治協商和為國家的發展獻計獻策的功能,然而,中國的政治協商是假,統一戰線是真。人大最大的功能就是立法和對一些議案的表決,不過,因為中國全國人大並非獨立機構,必須受制於黨和政府,所以,它早已經淪為橡皮圖章。

除了體制外的各類敏感人士,只要是在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幾乎都會被政協或人大網羅。不少私營企業主在飛黃騰達之後,都會躋身政協或人大,成為政協委員或人大代表。各種社會名流紛紛躋身人大、政協,並非為了參政議政,而是為了和黨靠近,讓自己更有安全感。

據一些官方內部透出來的數據,全國人大代表中70%是各級黨政官員;剩下30%,大半為大型企業或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其餘才是根據需要選出來的象徵性民眾代表。如此"人民代表大會",實際應該與時俱進的改為"全國官商代表大會"

兩會代表不代表人民

由於不是通過直選產生,靠經營和任命所得來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顯然不具備應有的功能,在每年的"兩會"上,具有真知灼見的提案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是些溜須拍馬或者不痛不癢的提案。沒有民意基礎的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必然成為政治道具,而政協就注定成為政治花瓶,人大就注定成為橡皮圖章。

以前的兩會應該說給民眾帶來了很多期望,然而兩會年年開,但中國的社會問題卻層出不窮、日益嚴重。聲勢浩大的兩會越來越像是一塊大畫餅,讓民眾的期望一次次變成失望。如今,這塊畫餅已經不再激發民眾的食慾,民眾對它只是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是看戲的態度。

兩會之所以無所作為,原因有幾個,一是因為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不具有民意基礎,他們壓根兒就不會替民眾代言;二是因為各種提案都會經過幾道關審核,真正有價值的提案未必能提交上去;三是因為即使有有良知的敢言者提出順應民意的提案,也得不到肯定,即使得到肯定了,低效率的行政機關也難以不折不扣地執行。

在2010年的兩會上,政協委員倪萍曾說,出於"對國家的熱愛"和"不給國家添亂"的考慮,她表決時"從不反對或棄權"。在今年的"兩會"上,連續作了55年人大代表的申紀蘭表示,她在自己的人大代表生涯中從未投過反對票;而人大代表楊威則坦承,他當了5年人大代表卻沒有提過一次提案,理由是"年紀還小,更需要學習";政協委員劉翔則是再度缺席。可見,很多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對於自己的不作為不僅不以為恥,而且反以為榮。另外,從政協委員許家印的天價腰帶到浙江女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的旗袍,娛樂化傾向日益嚴重,媒體和民眾也開始把兩會當作笑料。

兩會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靈丹妙藥

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的懶政正說明了他們身份的不合法,倘若他們真是民意推舉出來的,絕不敢無所事事或者奴性十足。一邊是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不作為,一邊卻是敏感人士不僅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表達觀點,反而遭受高壓控制。最近幾天,從維權網等人權機構所發布的訊息看,因為"兩會"而被禁足或關押的各類敏感人士不在少數,北京尤甚。

在今年兩會前夕,政治改革的呼聲異常激烈,不管是官方學者還是民間學者,不管是海外媒體還是官方媒體,都認為政治改革已經刻不容緩。然而,從兩會期間當局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表現看,政治改革依然遙遙無期,因為對待敏感人士的態度是政治風向標,只有解除對敏感人士的控制才能顯示出當局政治改革的誠意。

在2月7日到29日,人民網和《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就 "2012年兩會十大熱點話題"開展調查。調查涉及20個熱點問題,包括房價調控、社會保障、醫療改革、食品安全、環境問題等。調查結果顯示,網民投票選出的前十位熱點問題是社會保障、收入分配、醫療改革、社會管理、教育公平、三農問題、反腐倡廉、物價問題、食品安全、房價調控。

上述調查表明,中國的社會問題多如牛毛,而政治體制的落後正是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兩會已經召開了這麼多年,但中國的社會問題依然不一而足,很多問題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僅從群體事件的數量逐年大幅上升來看,兩會絕非解決社會矛盾的靈丹妙藥,只有政治改革才是緩解社矛盾和實現社會長足發展的不二法門。如果當局願意推行政治改革,就應該讓民意來決定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的去留,讓一些不懂政治,不作為或者奴顏婢膝的人躋身兩會,只會讓兩會成為一年一度,毫無議政可能的盛大Party。

作者:劉逸明

責編:吳雨

作者簡介:劉逸明,1980年出生於湖北鄂州 。擔任過《中國民營》雜誌社駐深圳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網路特邀編輯。2011年1月被評為鳳凰網2010年度十大寫手之一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