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受益於布希災難性外交政策
2008年11月7日"就算其它人很高興,中國領導人私下卻有些失望。共和黨人麥凱恩更適合他們的胃口。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象中國這樣受益於布希的災難性外交政策。在布希任期內,全球力量平衡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移動。現在的金融危機也顯示了這一發展態勢:中國的外匯儲備成了與資本市場資金枯竭現象做鬥爭的無聲後備力量。
歐巴馬也許可以輕而易舉地重建布希丟失的一部分可信性。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彬彬有禮地談到'新的歷史時期',但歐巴馬也許會比其前任更為明確地談人權問題。然而出人意外的是,迷戀 網路的中國中產階層卻對歐巴馬當選持保留態度。在這個共產黨統治的國家,對歐巴馬準備更好地分配美國財富的計劃,許多網上部落格更多感到的是可怕。但一名黑人能上升到入主白宮也給他們留下了印象,一位商人說:等到中國由一名不是共產黨的人執政,還需要二百年。"
理智的道路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一事是德語媒體熱評的話題。相反,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新發展卻很少受到關注。只有新奧斯納布呂剋日報在"理智的道路"標題下就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問台灣發表評論。評論寫道:
"這還是不久前的事:大大的中國與小小的台灣之間一片軍事上磨刀霍霍之聲,但這一現象掩蓋了一個不應低估、能夠起到穩定作用的發展態勢,這就是雙方經濟的快速融合。
數十年來,北京領導人把一個中國的原則作為威脅的理由,如果台灣宣佈獨立,將對台灣宣戰。一年前,這個島國再次爭取加入聯合國,結果失敗得很慘,使得與中國的政治氣氛顯著冷卻。台北的權力更替後,新政府現在可以展現自己在競選時業已宣佈的接近中國大陸政策方面取得的第一項巨大成就。也就是說:雙方經濟關係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加強,旅行變得更為方便,而不是安置新的導彈。
台灣害怕中國入侵、中國擔心台灣分離出去,這些歷史形成的懼怕將繼續存在下去。對雙方來說,懸而未決的地位問題將仍然難以令人滿意,但是有利可圖的生意前景也許會使雙方恪守紀律,不要離開理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