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舉債興國」?
2003年1月22日
廣告
德國金融時報回顧了當年國際社會對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經濟快速增長表現的熱情。該報認為,中國去年經濟增長了8%,確實給人印象深刻,然而這是實施了推動經濟景氣的國家計劃後才形成的,其負面後果是國家財政赤字大爆炸。然後,德國金融時報列舉了中國必須完成的三大中心任務:
「中國必須修復衰敗的國家銀行體系。要緩解國營企業改革帶來的問題和對外經濟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必須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為了平衡富裕的東部地區與貧窮的西部地區之間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巨大差別,國家必須投入大筆資金。這些負擔加在一起,可能使國家的債務急劇上升,達到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30%或更高的程度。據官方公佈的數字,目前國家負債數額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
德國金融時報正面評價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履行了加入世貿必須具備的嚴格條件。但是,該報也有保留地寫道:
「然而,外國經濟界人士認為,中國應執行現有的法律,這是更為重要的事情。最近,美國國會委託進行的一次調查表明,接受詢問的美國企業都把中國缺乏法制看作是開展商務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他們還說,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這個領域的改革最為艱難。不進行徹底的政治改革,就無法履行世貿規定的諸多義務。例如,只要共產黨凌駕於一切機構之上、黨和國家始終對一切有最終決定權的話,任何部門都不可能獨立地對金融領域或電信部門實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