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大學生熱切關注美國大選

Sebatien Blanc2012年11月3日

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都將在今年十一月初選擇他們的下一代領導人,換屆時間上的巧合讓不透明的共產主義中國與美國的自由民主形成鮮明對比。

U.S. Republican presidential nominee Mitt Romney (L) and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gesture towards each other during the second U.S. presidential debate in Hempstead, New York, October 16, 2012. REUTERS/Mike Segar (UNITED STATES - Tags: POLITICS ELECTIONS USA PRESIDENTIAL ELECTION TPX IMAGES OF THE DAY)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美國,數百萬選民觀看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已經進行了三輪,鋪天蓋地的競選宣傳也在網上和大街小巷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在大洋彼岸,游戲規則不同。在11月8日那個意味著十年一度權力交迭的代表大會開始前,權力鬥爭在秘密地進行著。

美國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圖片來源: Landov

目前為止,現任民主黨總統歐巴馬和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誰將在11月6日的最後角逐中獲勝還難以預料。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一黨制的中國,現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將出任新一屆的國家主席。

根據法新社在北京一所大學校園裡的採訪調查,有著不同社會背景的中國大學生們表示,他們更多地關注美國大選,這比國內的政治換屆更加鮮活、有趣。

中國中央電視台報導著美國總統大選的大事件,鳳凰網這樣的網站實況轉播了美國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各大社交傳媒網站上充斥著對美國大選以及兩位總統候選人抨擊中國的討論。

很多大學生明確表示,他們並不渴望立刻將西方式民主移植到中國。24歲的哲學系大學生鄭凱倫(音)表示,「儘管我們需要走民主化這條路,但照搬美國式民主會導致中國社會的很多問題」。還有一些大學生很欣賞美國總統候選人在電視辯論中互相攻擊並在上周紐約晚宴上互相揶揄的這種風格。

「歐巴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公眾面前的表現力也非常強」,學習國際關係的涂宗池(音)這樣說。但他也認為美國的選舉制度「不適合當前的中國」。

另一個在兩國都引起巨大反響的話題是高層候選人的個人財政狀況。

歐巴馬極力強調羅姆尼巨額的個人財富以及羅姆尼在中國的投資,而共和黨則公佈了歐巴馬的一些納稅單——這在力保領導人隱私的中國是難以想像的。

中國總理溫家寶圖片來源: Reuters

上周《紐約時報》發表長篇調查報導稱中國現任總理溫家寶的家族積累了27億美元的資產。這個報導迅速就被中國官方封鎖了。

學習機械工程的大學生張朔(音)熱切關注著美國大選,他表示中國目前的體制「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國民需求」,「也許在三五十年後我們會達到(美國)同樣的民主程度,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政治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一觀點上,學生們和大部分社會學家保持一致,並和1989年中期民主化浪潮的政治氛圍形成鮮明對比。今天,中國社會的新一代看到了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

當今中國的領導人把維穩作為重中之重,希望以此保持中國的崛起勢頭。經濟實力的增強使中國成為國際外交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並幫助其實現軍事現代化,以及在地區的投射能力。在此背景下,美國極力保護自己在亞太地區的霸主地位,中美在亞太地區的摩擦和矛盾也日趨明顯。

中美關係何去何從圖片來源: dapd

中國在不同的場合反復強調希望中美關係保持穩定,並明確提醒說,中國不應該成為——如同兩位總統候選人競選宣傳中的——美國經濟問題的替罪羊。

如果羅姆尼競選獲勝,是否會對美中關係帶來影響?他在競選宣傳中曾承諾,在白宮上任第一天就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和布希政府都避免了此苛刻之舉,它意味著對中國商品報復性的處罰,也會導致中美之間的貿易大戰。

中國媒體呼籲讀者不要相信類似的言論。新華社上周表示:「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無論願意與否,上任後的美國下屆總統都將淡化他在競選活動中針對中國誇張的指責」。

作者:Sebatien Blanc    編譯:萬方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