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2510 China D Autoindustrie
2010年10月25日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汽車研究所最近公佈了一項研究報告,結論是"中國將成為德國汽車的最重要市場"。該項研究預計,2010年,德國生產的汽車(其中包括歐寶、福特等美國廠商的德國分公司的產品)在德國本土的銷售量將接近200萬輛,而在中國銷售的德國汽車數量則超過210萬。其中直接從德國出口到中國的"原裝車"將近40萬,德國廠商在中國本土生產的"組裝車"超過180萬。
中國成為德國汽車最為重要的銷售市場。而隨之產生的現象是,德國汽車工業開始越來越多地將重心轉移到中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所主任杜登霍伊弗爾教授(Ferdinand Dudenhöffer)表示,"僅德國大眾就在中國有九個工廠,而到2015年,大眾在中國工廠數量就將與德國一樣多。"
研發領域也將逐漸轉移到中國
按照迄今為止較為普遍的商業模式,工業國家的大型企業往往將相對比較勞動密集型的生產部門轉移到中國,而將研發工作留在本國國內進行。但是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一傳統做法將被打破,"中國今後將在汽車研發領域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德國汽車企業)將很可能在中國建立研發部門和研發中心,只有這樣才能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並在設計生產中加以實現"。
德國將跌出世界汽車市場前五名
按照杜登霍伊弗爾教授的預計,在2025年時,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將達到將近3000萬輛,而德國不到300萬。屆時,德國汽車市場將無緣世界前五,而中國則將毫無爭議地登上"冠軍寶座","美國的汽車年銷量將是1600萬到1700萬之間,排在中國之後,位居第二,印度排第三,銷量在600萬到700萬之間,位居第四的俄羅斯年銷量500萬,巴西是第五名,汽車年銷量大約在450萬到500萬之間。"
從研究結果來看,德國汽車廠商未來的日子可不太好過,一方面是國內市場的重要性日益降低,另一方面則面臨著中國市場中的"群雄逐鹿",其中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的崛起無疑是一大挑戰。在中國汽車市場"話語權"的爭奪戰中,中國廠商不斷以價格和本土優勢搶佔市場,同時又通過合資建廠等形式將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外國廠商"中國化","德國企業必須做好準備,誰如果拒絕參與這樣的'合作',就很可能在中國市場毫無作為。今天的情況已經如此,德國汽車製造商只能以'合資'的形式在中國生產汽車。德國廠商最好的策略是,保持開放姿態,接受來自中國的影響,而不是與之'鬥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它們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上佔有立足之地。"
作者:石濤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