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展臂迎索羅門 台灣批北京干預選舉

2019年9月17日

索羅門群島9月16日宣佈與台灣斷交,同時和中國建交。這讓台灣的邦交國數量減少至16個。這場斷交風雲不只是兩岸之間的競爭,更讓中美澳間的區域角力浮上檯面。

Taiwan Tsai Ing-Wen trifft Jeremiah Manele
索羅門群島外長在不久前剛剛訪台。圖片來源: Taiwan Presidency

(德國之聲中文網)索羅門群島16日決定與台灣斷交後,台北指責北京試圖影響其明年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

台灣總統蔡英文16日晚間召開記者會發表聲明說,不會屈服於中國的壓力,「中國影響台灣政治和選舉的企圖,也不會得逞」。她說:「過去幾年,中國一再透過金錢、政治上的壓力,打壓台灣人的國際空間。」她也強調:「台灣不會和中國競逐金錢外交,應付不合理的要求。」

中國方面,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中方對索羅門的決定表示「高度贊賞」。她也說:這個結果「再次充分表明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勢不可擋」,並提到「歡迎索羅門群島抓住歷史機遇」,「早日融入中國同太平洋島國合作大家庭」。

中國聲稱台灣是其領土,並表示台灣無權與任何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索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圖片來源: imago/imagebroker

索羅門群島棄台投中

據中央社等多家媒體報導,索羅門群島16日內閣會議決定,與台灣結束36年的邦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在內閣會議的表決中,有27票支持索羅門群島邦交轉向、0票反對、6票棄權。

台灣外長吳釗燮隨後宣佈,中華民國與索羅門群島即日斷交。他還對北京予以強烈譴責,稱中國政府「通過金錢外交手段」打擊台灣,「影響選舉的企圖昭然若揭」。總統蔡英文也在周一晚的記者會上稱,「面對中國霸凌,台灣不會屈服」。

索羅門群島成為蔡英文上台以來第6個與台灣結束邦交的國家。中華民國邦交國的數量下降至16個。

位於南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擁有60萬人口。該國1983年與台灣建交。太平洋群島擁有資源豐富的海洋、具有地緣戰略意義的港口,也在美洲與亞洲之間構成一道海事邊界。

抱怨與台灣的外交關係"毫無用處"

索羅門群島的新一代政治領導層此前就抱怨與台灣的外交關係"毫無用處"。該國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在與一位澳洲学者的私下對話中,已經對與台灣歷時36年的外交關係給出了相當糟糕的評價。

"老實說,談到經濟和政治,台灣對我們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本月早些時候播出的一段音頻中,蘇嘉瓦瑞在對澳洲国立大學史密斯(Graeme Smith )表示。

今年4月當選總理以來,蘇嘉瓦瑞受到議會的極大壓力。議員們認為,索羅門群島依然留在少數承認台北的國家行列中並沒有什麼好處。

蘇嘉瓦瑞表示,中國被視為更可能為這個貧窮國家提供巨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索羅門群島居民中只有不到50%的人能用上電。

他在今年7月與史密斯進行這場談話時表示:"還有一種可以察覺到的觀點是,他們(中國)在其他國家也做得不錯。我的同事們……坐在那裡不斷發出訊號'(跟中國)走吧'。"

與史密斯的對話音頻被公佈之後,蘇嘉瓦瑞表示當時約定是私下談話,但這段對話無疑讓外界有機會對中國與台灣在太平洋地區的外交戰一探究竟。

中共建政70周年之際

說服索羅門群島與台灣斷交,會被北京看作是一大外交成就,尤其是在中共建政7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而索羅門群島正式承認北京政府將為該國帶來大量的投資和發展援助,這是台灣所無法與其匹敵的。

中國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學者趙少峰對法新社表示:"中國企業和中國政府肯定希望在基礎設施、就業和其他方面提供幫助。"

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台北在索羅門群島發展農業和食品安全方面曾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她同時承認,台灣知道在資金實力方面與中國無法相比。"台北不再認為支票外交有什麼意義。畢竟,在世界各地,台北都無法與北京進行金元戰。"

不擔心澳洲和紐西蘭撤資

霍尼亞拉(索羅門群島首都)的親中派認為,轉換陣營是雙贏局面,他們可以從中國得到更多援助和發展資金,而現有的來自澳洲和新西蘭的資助也會繼續存在。

因為擔心種族衝突和長期腐敗的政府可能會讓索羅門陷入"失敗國家"的行列,以澳洲为主導的維和部隊曾在2003年到2013年期間駐扎索羅門群島。

即便霍尼亞拉政府倒向中國,澳洲应该也不會考慮撤回援助項目,因為坎培拉政府不願冒險讓自己周邊地區再次出現不穩定局勢。

蘇嘉瓦瑞勝選以來,已經要求就與中國建交一事進行多次評估。其中包括派遣一個特別工作組前往與中國建交的太平洋國家,另外該國多名部長也前往北京訪問以及設立議會委員會聽取各方意見。

夏立民/石濤/王凡(法新社、路透社等)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