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崛起使東南亞華人地位發生變化

德國之聲2006年12月25日

全球四分之三的海外華人居住在東起菲律賓、西至新加坡的所謂南洋地區,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東南亞華人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新蘇黎世報刊登的一篇文章觀察了東南亞華人自我意識中的變遷。德國之聲編譯如下。

瀕海城國新加坡圖片來源: AP

新蘇黎世報的文章說:「這些海外華人通常先在沿海城市做買賣維持生活,今天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已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所在國家。過去他們無國籍、是英國臣民或經過同化成為所謂的華裔。使他們在這裡生存立足的並非故鄉的根基,而是從外部幾乎無法進入的家族關係。今天他們成了泰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柬埔寨和東帝汶等國的公民。

「儘管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或第四代越來越不認同先輩的祖國,但隨著中國的崛起,東南亞也出現了一股新潮流。居住在這裡的華人重新變得更有自我意識,對自己的根基更為自豪。這種感覺既與作為國家的中國、也與同樣膚色的13億中國人沒有關係,更多是因為人們把中華與成就和非凡成績等同起來。此外,中國在歷史上下沉了數百年以及二十世紀下半葉被打上『赤禍』標記數十年後,人們重新把中國視為蓬勃興旺的國家,把中國人看作經濟希望的載體。」

但是,東南亞的華人對中國的贊譽有其相對性。新蘇黎世報引用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的話說,他到了中國,才意識到自己一點沒有中國特性。該報接著寫道:

「其他一些人表達得更為直接:北方的中國人確實很勤勞,但是他們沒有修養的行為舉止以及商業上的狡猾奸詐使人臉紅。換句話說,東南亞華人雖然是華人,但他們不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沾邊。他們通過家庭的傳統、大多通過三代同堂的祖父母知道祖先的根在何處,但他們與之分清界限。東南亞的華人常被人戲稱為『香蕉』,外黃內白,也就是具有西方的特徵,他們不願等同於中國國內的居民。

「這些海外華人變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國人。過去他們背離故鄉時,往往在祖國被人稱為叛國分子。其前輩也許當過苦力,作為移民歷盡艱辛,生活在社會邊緣,其後代卻上升為東協國家中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雖然他們更多面向家庭,而不是面向國家,但他們有很高的經濟地位,所以也常常因此受到嫉妒。此外,他們創辦企業大多卓有成效。在東協國家,通過敏銳的感覺和艱苦奮斗,上升為億萬富翁的華人多得不勝枚舉。但除了新加坡外,他們中幾乎沒有人掌握政治權力。」

(本文摘自其它德語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