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戶籍制度或間接導致「黑診所」滋生
2013年3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一條不知名的街道裡,一套裝飾簡陋、燈光灰暗的一居室 - 這就是農民工張雪芳(音)求醫的地方。
今年29歲的張雪芳老家離北京很遠,在北京打工。如同成千上萬農民工一樣,由於沒有北京戶口,她無法去正規大醫院享受醫療報銷等待遇。如果生了病,也不能大老遠趕回戶口所在地就醫,而是被迫去非正規的所謂"黑診所"看病。
沒戶口 看病難
像張雪芳遇到的這種看病難問題,實際上反映了中國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方案討論的核心問題--中國的戶籍制度的弊端。
中國的戶籍制度正式建立於1958年,也由此確立了至今仍然存在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13億中國人中擁有農村戶口的8億人,也因此被排除在城市醫療和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之外。
剛剛上任的中國新一屆政府,把改革現有城鄉二元戶籍體制提上日程,目標是更好地保障社會公平性,分配中國經濟發展成果。新當選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個月首次舉行中國全國兩會閉幕新聞發布會時宣佈,將進行改革,縮小城鄉差距,推動醫療保險改革,基本實現醫保全覆蓋等。不過中國政府還沒有出台具體措施。這也意味著,非正規的"黑診所"還將繼續成為不少農民工的唯一就診可能。
世界銀行中國區衞生經濟專家張碩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醫療保險和其他社會福利制度都與戶籍制度相關:"完善福利體系,首先要改革戶籍制度。"張碩同時補充說:"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繼續進行,全覆蓋社會福利體系也是鼓勵農民工進城發展的關鍵。不過,這個過程在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黑診所"屢禁不止
而在中國一些大城市出現的非正規"黑診所"就是鑽了中國醫療保險制度的空子。北京首經貿大學教授焦志勇分析說,"黑診所就是利用了中國現有醫療保險制度不全面之處,看病困難的農民工是這些非法診所的主要客戶群。"
世界銀行的衞生經濟專家張碩也表示,中國現行的醫療保險體系存在很大的地區侷限性,而生活工作在異地的農民工往往無法享受家鄉所在地提供的相關服務。
中國官方公佈的數字顯示,自2010年以來,已經查處關閉了1000多所"黑診所"。不過許多非正規診所被關閉之後不久,又會重新開張營業。中國官方沒有公佈過究竟有多少"黑診所"的數字統計。要獲得此類統計也相當困難。有時候中國官媒會報導一些由於"黑診所"衞生條件和醫療水準不合格,最終造成病人死亡的事件。
在北京打工的張雪芳也有過在"黑診所"看病差點出危險的經歷。她說有一次正在一家"黑診所"看病,那的工作人員躲避抽查非法診所的工作人員,竟然把打著吊瓶的她丟在診所裡落荒而逃,還把她反鎖在房間裡。張雪芳說自己也不想去這種非正規的"黑診所"看病,也知道這種地方的衞生條件很差,但她說自己實在負擔不起去正規醫院看病的費用:"有一次感冒了,去大醫院看病,就花了800多元。"800元是張雪芳四分之一的月薪水。
中國政府已經加大了對醫療保障的投入。中國官方公佈的數字顯示,中國政府去年在醫療健康保障方面的總投入達7199億元,比前年增加了12%,不過去年中國龐大的農民工群體中,只有兩成人有醫療保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坦言,要在中國實現全覆蓋醫療保險制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路透社 編譯:謝菲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