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部分允許安世半導體出口
2025年11月1日
(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11月1日發布聲明稱,將充分考慮國內國際產供鏈安全穩定、綜合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對符合條件的(安世半導體產品)出口予以豁免。
這則聲明以「答記者問」的形式刊登在中國商務部的官網上。聲明中強調「歡迎遇到實際困難的企業及時與商務部或地方商務主管部門聯繫」,同時也再次重複了中國政府多次表達過的觀點:「荷蘭政府對企業內部事務的不當干預,導致了目前全球產供鏈的混亂」。
全球汽車產業面臨停工威脅
荷蘭政府9月底啟用了冷戰時期的一條法律,強行接管了中資企業聞泰科技控股的荷蘭安世半導體。荷蘭政府稱,此舉是為了防止安世半導體的技術被其母公司聞泰科技「濫用」。中國政府則在10月初祭出反制措施:安世半導體中國工廠生產的產品不再被允許出口。中國工廠也宣佈脫離荷蘭總部獨立營運。
安世半導體是一家總部位於荷蘭奈梅亨的半導體制造商,以前是恩智浦半導體(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的一個部門。該公司生產的晶片並非英偉達、高通那樣的尖端產品,而是用於控制車門開關、雨刷器等設備的基礎晶片,每枚售價甚至只有幾分錢;由於產量巨大,安世半導體公司因此能通過規模效應壓低成本,由此取得了市場領先地位。該公司的晶片主要在德國漢堡進行上游產品生產,然後大約有7成運往中國進行封裝,最終分銷至全球汽車行業。安世半導體某種程度上是全球各汽車廠商最為主要的晶片供應商之一。除汽車行業,咖啡機、洗衣機、電視機等大量電子產品也都使用安世半導體的晶片。
中國政府祭出禁止出口安世半導體產品的決定後,包括德國大眾、寶馬、日產、本田、斯特蘭蒂斯在內的眾多車企都面臨停工威脅,博世等配件供應商也受到了衝擊。業界人士稱,安世晶片斷供,至多只要幾個星期就會讓車企以及配件供應商體會到庫存緊張。
德國表示歡迎中方「積極」訊號
柏林周六對中國宣佈將豁免部分安世半導體的出口禁令表示歡迎。
德國經濟部的一位發言人告訴法新社,中方的表態是緊張局勢呈現緩和的「積極訊號」,但他同時強調,目前尚無法對北京的聲明及其影響做出「最終評估」,並表示德國政府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他強調:「我們非常重視受影響企業的處境,並正在以各種形式與這些企業以及我們的荷蘭和歐洲夥伴討論此事。」
中國、荷蘭、美國之間的三方博弈
路透社稱,美國白宮可能很快會發布一份紀要,提供更多美中貿易休戰的細節,其中將涉及安世半導體議題。川普与習近平兩天前在韓國APEC峰會期間舉行了會晤,達成了貿易休戰一年的協議。
在當前的安世半導體爭端中,美國扮演了重要角色:去年12月,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將安世半導體的中資母公司聞泰科技列入實體清單。今年9月29日,美國再次收緊規定,「實體清單」上的企業的子公司將被自動列入「黑名單」,並對「實體清單」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根據相關規定,美國公司禁止向清單上的企業出口美國製造的商品,除非獲得特別批准。荷蘭的法庭文書還顯示,今年6月12日的一次美國商務部與荷蘭外交部的會談中,美方施壓稱,「安世半導體首席執行官仍是同一位中國籍所有人,這是成問題的」。「幾乎可以確定,這名首席執行官需要被取代,才能從實體清單上被豁免。」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