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中國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預測6月底到來 「二陽」可怕嗎?

2023年5月24日

中國的「五一」假期過後,許多人在社群網站上反映自己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也就是「二陽」。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近日表示,中國國內今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將在6月底。新的疫情高峰有何特點,如何應對?本台記者就此採訪了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

民眾大量出行的五一假期過後,中國社群網站上出現了較多關於「二陽」的討論
民眾大量出行的五一假期過後,中國社群網站上出現了較多關於「二陽」的討論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5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一個論壇上表示,根據模型預測,今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會在6月底,屆時新增感染約6500萬/周。2023年5月底最高峰的感染人數為4000萬/周。他說:"一個奧密克戎感染者可傳染30多人,我們的疫情防控戰略已經從過去的預防感染調整為現在的預防重症,因為感染是很難預防的。"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向德國之聲也認為,"新冠病毒會找到每一個易感者,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除非反復接種高效疫苗或者完全與世隔絕,否則都可能被感染。"

不過,對於模型預測數據,金冬雁認為,是否準確將由實踐來檢驗,但由於中國的檢測量太少,監測網不夠密,公佈也可能要時間,「所以即使發生,第二波數據也可能反映不出來或嚴重滯後。」

至於如何才能預防重症,金冬雁教授指出:"防重症兩大武器一是象輝瑞莫德納同樣高效的mRNA疫苗,高危群組建議反復接種。二是大量儲備並公平分配Paxlovid及其他藥給高危人士。」他建議,高危人士一旦感染應「馬上服藥,越早越好,也可以加強個人防護。」

」健康青壯年二陽症狀多數輕微「

據《中國新聞周刊》5月23日的一篇報導,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相較於初次感染,二次感染免疫反應時間會更短,症狀也較為輕微。他說,一部分人的二次感染或不可避免;中國也要面臨第二三波疫情,但是由於人群已有基礎免疫力,感染波峰不會太高,而且感染時間會被拉長,不會發生第一輪感染那種6 ~8周內基本所有人群都被感染的情況。此外,大多數人病情會在幾天內好轉。如果有人出現持續高燒等嚴重症狀,及時就醫可以避免嚴重後果。

據澎湃新聞報導,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介紹他觀察到的情況說,"二陽"患者主要是18歲到60歲這個年齡段的中青年人,"二陽"患者總體症狀比第一次感染要輕,病程相對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因此,"二陽"患者人數上升對醫療資源的影響較小,"整個醫療狀況、救治能力遠遠好過年初的感染高峰時期",他說。

《科技日報》報導說,5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謝曉亮在一場學術會議上表示,從當前疫情的統計數據看(以北京為例),此輪疫情走勢圖較緩和,大概率不會出現今年初那樣的疫情形勢。

香港大學病毒學專家金冬雁也指出,「二波是地方性流行。以香港及歐美的數據,有效繁殖率Rt都在2以下,多數情況在1.5以下。健康青壯年二陽症狀多數輕微,效果如疫苗加強針。」他同時指出,新冠低度流行有利於群體免疫的補充。

《自然》雜誌今年5月4日發文稱,新冠病毒雖有復甦之勢,但再次出現讓醫院不堪重負的井噴式疫情的可能性不大。各國現在經歷的是頻率高但致死率更低的感染潮,特徵為相對高比例的輕症感染。


新冠病毒仍是威脅

5月5日,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宣佈,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但他同時強調,這並不意味著新冠病毒不再是一個全球衞生威脅。

流行病學家:中國跳過了防疫「緩沖區」

03:4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金冬雁教授5月24日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香港在去年二至四月出現疫情海嘯後,分別在去年9月及今年1月出現第一及第二波。」目前正處於第三波,已接近頂峰。每天累計至少3%到5%人感染,就是21到35萬人。這是根據每天萬人隨機抗原抽查得出,過去四天分別為4.81%、3.25%、3.16%和3.62%。「他還表示,」國內新冠死亡率多少不知道。香港在0.1%左右。在相同時間區間內死於季節性流感的與死於新冠的差不多或更多。「

金冬雁教授認為,「新冠以後隔幾月會有小波。絕多數人症狀輕微。重症死亡率極低,但絕對數字仍會不少。海嘯或井噴不會再發生。除非出現新的類似病毒這樣的極低概率事件,海嘯與井噴應該永不再來。世界上經歷過大海嘯的國家與地區都沒有過二次海嘯。」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