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治理沙漠化

2013年8月7日

自2009年一項中德合作治理寧夏沙漠化的項目啟動以來,雖在項目實施地取得了成果,但整個中國的沙漠化形勢依舊嚴峻。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60歲的寧夏農民孫延輝(音譯)一輩子都和沙漠為鄰。他所在的村莊毗鄰毛烏素沙漠。他頭戴草帽,身穿藍衫,為圖涼快,敞著上衣,黝黑的面容刻有常年風吹日曬的痕跡。孫延輝艱難地走過今天被低矮灌木等植物阻擋住最多沙的沙丘。不遠處可以看到毛烏素沙漠的裸露的流動沙丘。中德財政合作中國北方荒漠化綜合治理寧夏項目於2009年啟動,旨在控制沙漠擴大、以免沙漠繼續逼近併吞噬周圍的村莊。孫延輝總有這樣的擔心,他說:"大風一起,沙塵到處都是,我就得把沙子一桶一桶從院子裡抬出去。如果不在沙漠種樹造林的話,我們整個村莊恐怕都會被沙塵淹沒。"

問題嚴重

沙漠化是中國目前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超過四分之一的中國領土已成沙漠。沙化面積每天都在擴大。銀川市林業管理局的領導王其蕭(音譯)發起了一個沙漠監測項目,出資近100萬歐元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 Entwicklungsbank)是該項目的贊助方之一。王其蕭伸出手臂在空中畫半圓狀,手指指向毛烏素沙漠的沙丘,他說:"當我們在04至05年為找到一個合適的監控位置而勘查這片地區的期間,沙漠迅速擴大,原因還是一樣的:過度放牧和開墾,加之乾旱,結果就到處都能看到這種裸露的移動沙丘。"

寧夏農民用秸稈固沙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局部勝利

沙漠化給中國的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沙塵暴,春季多發,從中國西北向東蔓延,北京也深受其害。王其蕭蹲下身去,撥開第一束灌木,向記者展示他們為控制和治理沙漠化而付出的辛勤勞動:"我們用把秸稈壓縮成方塊放進沙裡,連成一張大網,這樣一來沙子就不會輕易移動,然後我們就在這裡種植快速生長的草叢和灌木,利用這種技術,我們便可以固定沙丘。"沙丘看上去就像被這個網路埋沒,約500名周圍的村民曾幫忙用秸稈織網。在2009到2013年四年期間,寧夏該項目實施地的植被覆蓋面積從5%升至85%。王其蕭對這個結果表示滿意,他說:"我們可能能看到兩邊都是綠的,這是我們努力執行這個項目4、5年後的結果。前方中間可以看到,以前這裡是什麼樣子了。像這樣的情況現在變少了。大部分的沙丘重新被綠化、被穩固了。"

北京人也深受沙塵暴之苦圖片來源: AP

中國全國範圍內尚未解除警報。沙漠化推進速度已達每年1700平方公里。雖然這只是90年代初速度的一半,但演進的態勢依然嚴峻。

作者:ARD 編譯: 安靜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