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渴望走上可持續性發展之路

2002年8月26日

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上,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將從窮國的利益出發,要求發達國家減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

南非總統姆貝基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上致開幕詞圖片來源: AP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還將在本次峰會上呼籲發達的工業國向發展中國家投入更多的資金,幫助它們實現長遠的環境目標。此外,中國方面將在峰會上發表政府報告並強調指出,發展中國家目前面臨的嚴峻形勢絕不亞於十年前。在十年前召開的上屆世界峰會上,各國擬定了增強全球合作的目標。

中國外交部負責國際組織事務的一名負責人不久前表示說:「我們聽到的政治許諾已經夠多了,但是,真正履行了的卻不多。」他還表示,如果不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問題,發達國家的發展也將沒有堅實的基礎。

中國官方新華社也發表文章指出,富國應該在優惠的條件下和發展中國家分享有利於生態環境的先進技術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使這些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分析家認為,中國方面將宣佈北京政府支持京都議定書的立場,即發達工業國家至2012年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到1990年的約95%。

一名中國官員上周表示,北京方面正在為京都議定書的簽訂作準備。

北京方面強烈譴責了布希政府去年三月退出京都議定書的做法並指出,這將對美國的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入京都議定書後沒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義務,但是,發達國家如果在中國進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項目投資則可以獲得相應的貸款。

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世界總排放量的11%,去年三月,中國政府將可持續發展放在了首要的議事日程上,第一次提出了「綠色」五年計劃。

中國總理朱容基一再強調潔淨的空氣和治理河流湖泊的重要性,並要求在政府2001-2005年計劃中貫徹執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中國已經頒布了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法律和規定,並將在至2005年的5年時間裡,投資650億元人民幣用於植樹造林,水資源儲備,控制污染等一系列項目。

但是,作為一個急切渴望發展的國家,中國是否真正準備好走生態之路,仍然令人感到疑慮。因為,13億中國人中,大多數更關心的是怎樣維持生活。

在中國的南方省份湖南,洞庭湖周邊的發生的洪澇災害可能危及上千萬人,讓人們不得不面對由於河流湖泊附近地區改造田地而帶來的嚴峻的問題。

1998年,數十年不遇的洪災奪去了4000多中國人的生命,中國政府下令不得在長江上游砍伐林木。在洞庭湖一帶,地方當局出資10億美元用於在湖邊植樹造林,並讓35萬附近的農民遷離該地區。

中國非政府組織派出了18名代表出席約翰內斯堡的峰會,非政府組織指出,二氧化碳排放是中國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之一。中國非政府組織地球村的主席表示,如果中國不選擇正確的可持續發展的交通工具,中國將在數年中成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她說,中國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公共交通,而不是促進私人轎車的發展。

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堵塞已經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信貸業的發展將使這一問題更加突出。世界銀行駐北京的一名部門經理表示,中國的上層已經非常清楚地看到,他們在過去20年中所作的並非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但是,我們現在不能指望,這一目標一夜之間就能夠實現。他表示,世界銀行對中國的項目已經大幅度地向生態項目轉移,如河流治理,保護林木等等。這些都是10年前北京方面不感興趣的項目。他說:」中國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中國目前無疑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