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世界政治雄心

Rodion Ebbighausen
2018年5月7日

在經濟以及軍事開支上,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國;但在外交政治上,中國仍缺乏整體戰略。

China Poster China Dream
中國夢缺魅力?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Wong

(德國之聲)中國主席習近平自信滿滿。他建議,要將大國關係建立在一種新的基礎上,即由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組成"G2世界",引領全球。

2016年以來,習近平主席一再提出"中國方案",即中國模式- 威權型一黨制加經濟自由,-為地區和全球性問題提供優於西方所崇尚的自由民主制加自由市場經濟的更有效、更好的結果。

中國外交政策之嬗變能力

過去數十年裡,中國的外交自信發生了重大變化。雖然還在1972年,尚處於文革之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已成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但因所面對的內政及經濟挑戰,這個國家在很多年裡自顧不暇。

隨著導致近3000學生和活動人士喪生的1989天安門大屠殺事件的發生,情況驟變。中國淪入其首次重大外交危機。美國,還有歐盟,譴責這一對民主運動的鎮壓,實施延續至今的武器禁運。

作為其結果,中國主動加強了西方幾乎未認識到的以鄰國為主的外交攻勢。屬於這一新取向的是一種全新安全構想。該安全構想的公開目標是,克服冷戰思維,把美國擠出亞洲。

現有規則和世界金融危機

隨著新千年開啟,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的"和平崛起"方針確定了中國的走向,其目標是,在不引起美國或鄰國狐疑的同時,融入世界經濟。在這一階段,中國遵從全球既有規則,且非常成功。2001年,中國成為世貿組織全資格會員國。

2007/08的國際金融危機重創西方,並使"西方生活方式"在總體上遭質疑。相反,中國則幾乎未受危機的影響。2009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論述了中國的核心利益。漢學家施坦策爾(Angela Stanzel)為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這樣概括了中國的總體戰略:"經濟與社會發展、主權(意指共產黨的穩定)與安全(即領土及國家完整)"。中國首次強硬並公開追逐本國利益。借助2008在首都北京舉行的夏季奧運會,中方大張旗鼓彰顯了這一要求。

2013年,習近平接替胡錦濤,開啟了現行階段,並如施坦策爾所總結的那樣,比毛澤東以降的歷屆前任都更主張強國政策:"北京的外交政策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自信。克制的時代終於結束了。"新要求首先體現於習近平的宏大計劃"絲綢之路動議"(英文為"帶、路動議",簡稱"BRI");但也體現於中國在南中國海上的軍力顯示,或中國對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一再受到質疑的全球自由貿易的強烈主張上。

習近平自信滿滿建議,要將大國關係建立在一種新的基礎上,即由美國和中國組成"G2世界",引領全球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 H. Guan

歐盟對華立場不統一

歐盟也感受到了中國的外交攻勢。據《法蘭克福匯報》報導,2018年4月,中國擬定一份有關絲綢之路動議的備忘錄,並分別寄送歐盟各國政府。與通常由雙邊磋商形成的紀錄不同,該文件僅含中方立場。北京無意留下談判空間。中方要求歐盟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在文件上簽名,若拒絕簽署,有可能會受到不利。據該報導,若干中、東歐國家簽署了該文件。不過,最終, 28個歐盟成員國中的27個達成一致,中止簽署,並決定製定有關絲綢之路動議的共同路線。

唯一拒絕歐盟共同立場的國家是匈牙利。很久以來,中國和匈牙利關係密切。2017年5月,中匈外交關係提升至最高級- 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此前一年,匈牙利(與克羅埃西亞和希臘一道)弱化了歐盟涉及南中國海仲裁決定的表態。2018年1月,匈牙利總理奧爾班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峰會上談到基礎設施投資需求時稱,"若歐盟不準備提供財政支持,我們就去找中國" 。

整體戰略缺失

儘管有了這一成功,長期以來,以下這一問題卻始終困擾著中國知識分子:國家是否有一個整體戰略?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學院院長王緝思作了否定,並認定,僅確定核心利益,是不夠的,還必須說明,如何加以實現、如何相互協調。

在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從事研究的政治學家和亞洲問題專家維爾(Gerhard Will)也有相同看法:"要當真正的世界強國,需要有比軍事及經濟力量更多的東西。 "那就是外交影響力和軟實力,即不需許諾給予經濟好處或實施軍事恫嚇,就能影響它國的那種能力。

中國夢缺魅力

在經濟和軍事這兩大領域,中國無疑得分多多。但在外交和軟實力上,該國則明顯不足。國際法領域即為一例。

此外,維爾研究員在東南亞也看到存在著這種不足。他認為,該地區是顯示中國是否和平崛起的一個關鍵區域,而涉及相關問題,各國精英和民眾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他指出,"中國雖能把若干政府拉倒自己這一邊來,但不是民眾。在遠景上,它將導致嚴重衝突。"

東協成員國柬埔寨長期以來扮演著類似匈牙利在歐盟所扮演的那種角色,明顯朝向中國,至少洪森為首的政府是這樣。2012 和2016年,該國都曾以中國利益出發,阻撓了東協發表有關南中國海的共同聲明。經常前往該地區的維爾指出,柬埔寨國民斷非一色親華,"越施加影響,對中國的好感便越少。""中國夢"依舊缺乏吸引力。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