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政治霧霾」何時散?

2014年2月20日

CNN電視台在最新一期的中國系列節目中,關注了言論審查制度下中國媒體的困境。知名媒體人羅昌平指出,中國最嚴重的不是大氣的霧霾,而是「政治霧霾」。

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嚴格的媒體審查制度使當地及駐華記者面臨嚴峻挑戰。根據"記者無疆界"最新公佈的新聞自由排行榜,中國在180個國家中名列第175,較去年後退了一位。外國駐華媒體處境艱難,試圖揭露真相或報導敏感話題可能遭到警告或被迫離境。不久前,報導中共高層人士家族財富的彭博新聞社和《紐約時報》記者便遭遇簽證被拒簽或拖延的困境。另一方面,中國本地記者及其家屬則經常遭到騷擾及威脅。

知名調查記者王克勤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過去三年是調查記者最艱難的時光,包括他本人在內的許多記者被迫放棄調查工作。 "我們最大的困境是新聞管制。" 他指出,中國有許多優秀記者想揭露社會的黑暗面,但最重要的是要"敢於為報導做出犧牲"。

曾實名舉報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的知名媒體人羅昌平則表示,中國最嚴重的不是大氣的霧霾,而是"政治霧霾"。

對媒體的騷擾

CNN國際台(CNN International)二月在中國系列節目《On China》中關注了媒體在中國的困境,主持人在節目中與在華記者和學者們就中國記者所面對的挑戰及未來發展進行討論。

CNN電視台在中國系列節目中探討在華媒體困境,由左而右分別為媒體人付畢德(Peter Ford)、韓村樂(Charles Hutzler)和陳婉瑩圖片來源: CNN International

從事中國議題報導逾20年的《華爾街日報》記者韓村樂(Charles Hutzler) 在談到在華媒體現況時表示:"近年的狀況越發糟糕。特別是在農村和小鎮上,如果你的題材是地方官員不願被曝光的內容,他們會採取的手段可不只是推趕,而是會搶走並沒收相機,有時候甚至把器材砸碎。"

除了肢體上的衝突外,外國記者在中國還必須面對的是與政府之間的"簽證戰"。韓村樂表示,近幾年外國記者被拒簽或拖延簽證的情形越發普遍,特別是報導敏感議題的記者經常遭遇此類問題。

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會長付畢德(Peter Ford)以《紐約時報》和彭博新聞社為例稱,這些新聞機構因為報導敏感議題而遭到間接威脅,必須等到最後一刻才能獲得簽證。中國政府在要求媒體客觀、公正進行報導的同時,卻竭盡所能地封殺或駁斥動搖政治平衡的報導。

付畢德稱:"在缺乏官方解釋的情況下,人們理所當然會懷疑,這是對於報導內容的報復行為。"

香港大學新聞學教授陳婉瑩認為,拒絕簽證的做法對於外國記者確實能起著警示作用,但中國本地的記者的處境則更惡劣,他們可能遭到逮捕或失去工作。韓村樂也表示:"外國記者雖然有時容易受到攻擊,但是我們最需要保護的是訊息提供者,還有我們的中國同事,因為與外國記者不同,他們無法遠走高飛。"

科技加速訊息傳播

在被問及中國審查制度是否會影響報導內容時,韓村樂回應道:"我不認識任何一個不追求重大新聞的媒體或記者,我們的目標都是盡力寫出最好的報導。而在報導中國及揭露其中錯綜複雜的現象時,中國政府讓(新聞)工作更困難。我們經常要加倍努力才能彌補政府提供訊息不足的問題。"

付畢德也指出,在中國,即使只是想獲得政府的官方回應也極其困難。韓村樂強調,中國政府透露的訊息越全面,記者便能更順利地完成報導,使國際社會更能清楚瞭解中方立場。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任何人都能通過社群網站傳遞訊息圖片來源: Reuters

儘管中國政府不斷延伸媒體審查的觸手,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徹底阻擋訊息的傳播已非易事。韓村樂指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意味著許多人都能通過社群網站進行交流,利用微博等平台快速傳遞訊息。"中國政府努力想要凌駕於這些科技之上,但我認為趨勢已經成型。他們正在失去對言論的控制。"

陳婉瑩也指出,在開放市場的同時,中國政府已無法繼續封鎖訊息。"中國越來越開放並且融入市場經濟,人們能獲得的訊息也隨之增加。當企業在紐約或香港上市時,其資料自然會被公開。"

作者:張筠青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