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化自毀傾向」
2012年7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針對在德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年",作者在《新蘇黎世報》(7月14日)撰文寫道:"但是,(文化年)方案中採用的 '對話'、'公開討論'或'公共空間' 概念在中國的語境中有其自己的歷史。比如,'對話'是1989年5月抗議者在天安門廣場(徒勞無力地)提出的。
"通過在中國不存在的或被系統限制乃至摧毀的交流形式和場合,要在外國爭取好感。就連'茶館'在中國也找不到了,因為茶館喚起人們對往昔田園牧歌、異國情調的'永恆中國' 的聯想,就從丟失的文物道具中拿來為'文化年'所用。……"
作者分析說,百年來的現代中國,與傳統為敵的極端主義盛行。"敵視傳統的討論在1949年之後的人民共和國獲得最大的穿透力。通過越來越極端的對宗教及'迷信'的攻勢,傳統節日、廟會以及與之相連的傳統習俗統統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新政權的節日。最後在文革中,這種文化的物質形態(寺廟,城門,藝術品)也被摧毀。"
中共利用傳統文化
作者指出:"中共在中國承擔了民族主義任務,並且獨攬一切。其實'社會主義建設'時代的結果並非社會主義社會,它所實現的更是所有民族主義運動的目標:文化同質,割裂傳統,創造一個大眾社會,以新文化名義摧毀古老的民間文化。所以,人們並非因其是'共產主義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怪罪中共,而因為它是'民族設計項目'的一部分。
"'共產主義項目'業已擱置,從而也失去了為民族主義目標尋找社會主義理由的必要。經濟增長和資本收益作為主導思想徹底貫徹,社會主義項目的失敗所遺留的空缺被強國理想填補。於是,今天對正統民間傳統和昔日物質遺跡的毀滅同樣是對先前的民族形成過程的前後一致的繼續,就像毛的文革一樣。然而,今天的這種毀滅進行得更加順暢,因之幾乎是渾然天成地出現在現代化、擴大基礎設施以及城市更新的過程中。
"用新'發明的傳統'、用'新文化'以及用'假古董'來替代被摧毀的,也就合乎邏輯。傳統節日如賽龍舟和廟會又被復興並加以新的策劃。'老'街道如南京或杭州的'明代街道'被重建,城牆被修復,而古老街道的最後遺跡常常讓位於仿造。甚至還在談論重建50年前被拆掉的北京城牆。與這個趨勢相符的是,在外國用竹子搭茶館,或建立中國文化設施,用以往被作為'封建'思想化身的孔子命名。"
文章說:"重建、模仿和新發明優點不少:'老街'可以從一開始就按照旅遊和現代交通需要來設計,還可以體現'反動'或'封建'因素中被淨化的傳統,促進中國民眾對民族的認同,同時促進對黨的忠誠;撈取流動資金,通過擴張旅遊業獲得更高的經濟增長率。於是,對過去的文化傳統和物質遺跡的破壞與對其模仿或重建表明不是矛盾,而是重塑(或曰新發明)中華民族過程的互補元素。"
摘譯:林泉
責編:石濤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