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增長最好保持在9%左右

石濤2006年11月15日

世界銀行最近公佈了一份有關東亞地區經濟形勢的報告。報告中指出,東亞地區在2006年有望連續第五年實現經濟增長。中國以年增長率10.4%排名第一,近年來大力實行經濟改革的越南以8%排在第二位。但是,世界銀行報告同時指出,主要以新興工業國和發展中國家為主的東亞可能在2007年遭遇經濟降溫,而主要原因是預期中的美國經濟不景氣。

中國人民銀行圖片來源: AP

世界銀行的這份報告題為「東亞經濟穩定增長,但可能遭遇全球蕭條」。是關於東亞地區經濟形勢的最新分析,而世界銀行所指的東亞地區包括了以中國和越南為代表的轉型經濟體國家,和東南亞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報告首先對東亞地區國家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表示肯定。2006年,東亞國家平均國民經濟增長率為8%,達到五年連續增長中的第二個高峰。而研究結果顯示,東亞地區每日生活費用低於2美元的赤貧人口數量降低到5億5千萬,儘管這一數字依然佔到該地區總人口的30%,但與去年相比,已經下降了1.5%。

在東亞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的總體趨勢下,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尤其迅猛。2006年,中國國民經濟增長率達到10.4%,在東亞地區名列第一。而在過去幾年中,中國已經取代美國和日本成為東亞地區產品的最大進口國。但是,在中國這些的貨物中,三分之二的產品在經過加工後,被轉手出口到發達國家。

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受到世界矚目,而近些年來,政府方面改變了以往片面追求GDP增長數字的觀念,轉而追求平衡和可持續性發展,加強宏觀調控,促使經濟降溫的呼籲一再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率依然超過10%,這究竟是不是個好消息呢?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黃澤民教授分析說:「雖然經濟持續20年快速增長,但中國經濟還是一個發展中經濟,所以應該比成熟國家快。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率維持在9%左右,這樣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對中國經濟發展是有利的。」

黃澤民教授同時指出,經濟增長數據的可信度也不是很高,應該配合其他數據進行綜合考慮,比如,居民購買力增長,物價水準變化,以及住房改善,消費水準變化等因素。對於中國而言,面臨的首要任務是解決所謂的雙順差,也就是巨額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如何調節外部經濟的失衡狀況,對於中國經濟才是更為重要的問題。

世界銀行報告在總結了東亞國家2006年的經濟增長率之後,也對明年的經濟發展形勢進行了預測。報告指出,由於美國經濟可能在明年出現衰退,因此東亞國家明年的經濟增長形勢相比今年而言,將可能出現下滑。黃澤民教授認為,首先從歷史經驗來看,研究機構對於經濟形勢的預測往往並不準確,因此美國經濟是否真的出現衰退還有待事實證明。此外,儘管亞洲地區與美國貿易關係密切,但歐盟和日本對於亞洲經濟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因此即使美國經濟出現低潮,也未必意味著亞洲經濟增長一定會受到消極影響。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