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70709 USA China Produkte

2009年7月27日

來自中國的商品在美國市場已呈"泛濫"之勢,而美國本土產品卻越來越少。儘管人們對中國貨未必喜愛,但除了購買中國貨以外,卻幾乎別無選擇。

中國製造的玩具汽車模型圖片來源: dpa

在美國華盛頓著名的聯邦火車站附近,聚集著眾多紀念品商店,琳瑯滿目的商品包括印有"我愛華盛頓"的體恤衫、印有美國總統全家的咖啡杯,還有內部裝飾著白宮的雪球玩具。顧客們所不知道的是,這些商品其實並不是"純正美國味兒"的。人們只要湊近看就會發現,這些商品上幾乎都印有或貼著"中國製造"的標籤。

在聯邦火車站賣紀念品的商戶們估計,他們的商品中有90%到99%的都來自中國。從德克薩斯州來華盛頓旅遊的埃裡希‧拉普金感到作為消費者,他別無選擇:"我嘗試著買美國本土製造的商品,但絕大部分商品都是中國製造的。人們幾乎買不到其他商品,因為中國貨佔據著市場。"

今天,要想避免中國產品,真是無比困難的事。美國財經記者薩拉‧邦戈尼對此深有體會。一年以來,她嘗試著讓自己的生活遠離中國產品,還專門寫了一本書來記述自己的抵制行動。但她的設想幾乎難以實現:要尋找非中國貨的電腦、iPod、手機和服裝簡直就是難上加難。而對於日常用品,例如電池、燈泡、畫筆還有螺絲,中國產品幾乎就是唯一選擇。

但"中國製造"的商品未必受顧客喜愛。人們對它們的評價是"廉價"、"不耐用"甚至"危害健康"。例如德籍美國人盧克‧格朗格爾對"中國貨"的印象並不好:

"我認為它們只是便宜貨。當我還小的時候,那時幾乎什麼東西都是美國製造的;而現在,幾乎什麼都是中國製造的。"

事實上,現在美國生產製造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儘管"美國設計"這塊招牌尚存,但"美國製造"的商品卻很難找到了。連鎖超市沃爾瑪裡邊,70%的商品都是中國生產的。在美國銷售的電子游戲產品,95%都來自中國,而洋娃娃和毛絨玩具則是100%的中國製造。

卡內基和平基金會的亞洲專家道格拉斯‧帕爾認為,美國本土產品市場佔有率如此低是由諸多原因引起的:"作為原因,不斷增長的薪水成本被提到得最多,另外還有不斷增長的投資成本,而最主要的,則是企業在國外生產然後把商品賣回美國能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歐巴馬總統目前正試圖填補這一漏洞。"

但是帕爾認為,即使如此,要想讓中國貨撤出美國的貨架是不可能的,因為廉價供應商總能贏得市場,而不在於他來自中國、印度、泰國還是台灣。現在,財經記者薩拉‧邦戈尼已經放棄她長達12個月的抵制行為了,因為這簡直就是徒勞。

作者:Dörthe Keilholz/趙羽中

責編:謝菲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