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觀眾對政治宣傳劇「不感冒」

2014年8月19日

中國央視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和輕騎電動車中國火爆、德國冷場的現象是德語媒體報導的話題。

China USA Gipfeltreffen Jimmy Carter und Deng Xiaoping 1979
1979年,美國時任總統卡特(右三)與鄧小平會面圖片來源: AFP/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一部電視劇有時不僅是電視劇,也有國家發出的引申寓意,讓觀眾通過不無宣傳目的的劇情,瞭解黨中央權力最核心的圈子內部的決策內幕。"《法蘭克福匯報》19日文章講到中國央視正播出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時這樣寫道:

"這部48集的電視劇 講述的是1976年10月到1984年,中國共產黨在文革結束後重新給自己定位以及逐步朝市場經濟方向發展的過程。劇中的決策人身著中山裝,坐在布面沙發上探討國家大事,再配上嚴肅的音樂,體現整個劇情的歷史重要性。"

"...而且那時候的黨領導人還穿著樸素,談吐謙遜審慎,看問題透徹,心地善良,為人正直。"

"儘管對中國現代史有重要影響,但鄧小平截至目前在官方歷史記載中體現得相對低調。今年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這部電視劇要提高鄧在的歷史地位也是國家的宣傳行為。這部耗資1940萬美元的電視劇的製作在中共黨中央的文獻研究部門的嚴格監督下完成。樣片提前寄給大批黨幹部和黨史學者審閱。"

"這部電視劇的主要作用,看來不是為了體現各類觀點的爭論,而是為了展現與當今中國正處的時期類似的一個歷史時代,一個既講道義,又有開創精神的時代。正如電視劇片尾曲的歌詞裡有這樣的語句:'自由的空氣是那樣新鮮,我的人生和山河一起改變,你老了,祖國年輕了,用你的身軀托起強大的世界。'而中國當今的現實其實是另一番景象:在各類強大的利益集團的束縛下,這個國家變得僵化和玩世不恭。此外,中國當今社會有各種各樣受眾群,並非所有人都愛看習近平的反腐宣傳秀 ,收視率統計顯示,鄧劇第一集收視率僅為1.76%, 第二集略升為2.08%。"

寶馬電動車 C Evolution圖片來源: imago/Sebastian Geisler

《世界報》19日的一篇文章注意到輕騎電動車在中國愈加受歡迎,而在德國卻幾乎無人問津的現象:

"所謂的電動輕騎對中國的空氣品質 絕對有貢獻,卻因幾乎沒有噪音,對路人來說,如果躲閃不及很危險。中國去年共售出940萬輛電動輕騎,亞洲以外地區去年一年電動輕騎銷量僅為3萬1000輛。...中國電動輕騎銷量持續猛增,也與中國不少大城市摩托車全面禁行,以此緩解空氣污染的政策有關。"

文章還說,對這種電動車的興趣也在中國以外地區漸漸增加。比如在三藩市和矽谷,就出現了出租電動輕騎的服務。創辦人是從中國留學後產生的這一想法。

"不過德國人對這種電動車的購買興趣還很低,去年全德國只有近3000輛電動輕騎上了牌照,此類車的銷量也進展不佳。聯邦交通部的

工作人員文耐分析說,可能與德國的出行習慣有關,'短程路段德國人還是首選騎自行車',電動輕騎在可預見的未來在德國也不會有多大市場。"

摘編:謝菲

責編:張筠青

本文摘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