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軍方研製出蚊子大小的無人機

2025年6月29日

中國軍方推出了包括個頭體積只有蚊子大小的幾款微型無人機,用於戰場上的訊號偵察和執行特殊任務。全世界很多國家對於投入應用性能更強大的微型無人機的需求日益增長,不過這些裝備的相關技術也十分複雜。

中國軍方推出蚊子大小的無人機
中國國防科技大推出的這款超小無人機只有蚊子大小圖片來源: CCTV/SCMP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是每家情報機構的夢想。這個小東西看起來像一隻大蚊子,長著兩片小翅膀,身軀纖細,用三條腿站立。不過,這可不是什麼變種蚊子,而是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研發的一款微型仿生無人機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這款無人機旨在執行秘密軍事行動和偵察任務。最近,中國央視軍事頻道播出了一段報導,介紹了這款嗡嗡作響的偵察機。

國防科技大學的研究員梁賀翔在節目裡介紹說:「這種微型仿生類機器人,特別適合用於戰場上的訊號偵察和特殊任務。」

央視在報導中還展示了另一款四翼微型無人機的原型,該無人機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操控。

獨家調查:與中國國防科大合作的學者們

03:4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超小無人機競賽

央視的報導令人感到驚訝,不僅在於中國軍方在機器人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更在於這款蚊子大小的偵察無人機已經獲得公開展示。

多年來,世界各地的軍事研發人員一直在競相打造體積最小、性能最強的無人機。製造過程充滿挑戰,因為各種組件,例如麥克風、攝影頭、控制系統、電源等,都必須安裝在盡可能小的空間內。同時,無人機還必須具備安靜、堅固、行距遠和續航時間久等特點。

要研發這種微型無人機,需要來自多個學科的專業知識,例如機器人技術、材料科學或感測技術等等。而這些專業技術主要掌握在軍事機構手中。

與美國的型號驚人相似

不僅是中國軍方在大力推進微型無人機的研發。這些無人機的名字常常與蜜蜂、黃蜂、蚊子有關,因為大自然常為仿生微型機器人提供靈感。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展示的這款微型無人機,其外形與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於2013年首次推出的「RoboBee」驚人地相似。哈佛大學推出的大約三釐米長的無人機最初是為了農業和環境監測而開發的,而中國的這款無人機則體積更小。

據哈佛大學Wyss研究所網站介紹,一些自主型RoboBee模型能夠在水下潛行並從水下起飛,或者「借助靜電附著在各種物體表面上」。

挪威研發的「黑黃蜂」無人機圖片來源: Peter Klaunzer/KEYSTONE/picture alliance

適合於作戰的堅固耐用的納米無人機

這些微型偵察無人機的堅固耐用性不足以勝任作戰任務。在戰鬥中,無人機必須能禁得住風吹雨打,所拍攝的圖像和收集的數據必須精準無誤,電池續航要足夠長,操控距離也要足夠遠,以便士兵能夠從安全位置操作。

因此,軍方更青睞另一款名叫「黑黃蜂」(Black Hornet)大約手掌大小的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由挪威研發,近年來已被用於作戰任務中的安全偵察。它的外形讓人聯想到迷你直升機,德國聯邦國防軍也採購了這種無人機,用於「近距離內戰術低噪音光學偵察」。

據德國聯邦國防軍介紹,「使即使士兵即使沒有接受過專門訓練,也能使用這款無人機立即開展隱蔽偵察任務」。

「黑黃蜂」還配備有紅外技術,「重量極輕,幾乎悄無聲息」。這款僅為褲子口袋大小的納米無人機,飛行時間可達25分鐘,能夠傳輸即時影片和高清靜態圖像,可以用來探測爆炸裝置之類的目標。

美國空軍2021年透露,美軍也在研發自己的微型無人機。但截至目前,美軍對相關研發進展或已投入使用的型號始終保持沉默。

烏克蘭戰場上的大疆無人機

01:49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