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醫藥體系反腐獨青睞外企

2013年9月10日

德國醫藥巨頭拜耳公司透露受到中國有關當局的調查。繼葛蘭素史克腐敗案之後,諸多外國醫藥企業成為工商部門的調查對象,歐盟商會對於中國當局的不公平對待提出抗議。

ARCHIV - Eine Aspirin-Tablette des Bayer-Konzerns löst sich in Düsseldorf in einem Wasserglas auf (Archivfoto vom 14.03.2007). Wenn Bayer-Chef Marijn Dekkers in wenigen Tagen (28. Februar) die Bilanz für 2012 präsentiert, wird er auch über ein großes Jubiläum sprechen: Vor 150 Jahren, am 1. August 1863, wurde das Unternehmen als kleine Farbenfabrik in Wuppertal Barmen gegründet. Heute ist Bayer ein weltweit agierender Pharma- und Chemiekonzern mit 112 000 Mitarbeitern und 36 Milliarden Euro Umsatz. Foto: Martin Gerten dpa/lnw +++(c) dpa - Bildfunk+++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路透社日前報導,德國醫藥化工業巨頭拜耳公司(Bayer )在中國遭到反腐敗調查。該集團總裁德克斯(Marijn Dekkers)在接受德國《經濟周刊》(WirtschaftsWoche)採訪時透露:"中國有關部門正在醫藥領域進行廣泛的調查。一家地方機構也聯繫了拜耳公司。"至於針對這家德國醫藥巨頭的調查具體涉及哪些方面,情況是否與不久前備受關注的葛蘭素史克(GSK)腐敗案類似,則不得而知。

拜耳總裁德克斯圖片來源: OLIVER BERG/AFP/GettyImages

記者向位於勒沃庫森的拜耳集團總部拜耳醫藥(Bayer HealthCare)公共關係負責人就此消息質詢,至截稿時未得到回復。德國符茲堡大學教授費多麗(Doris Fischer)認為,雖然中方表示只是例行檢查,但這樣的消息仍然會造成一定的不安心理,因為在過去一段時間已經有多家外國醫藥企業成為調查的對象。"儘管對於拜耳公司在中國的具體運作情況我無法做出判斷,但是如果瞭解中國醫藥體系的弊病就會知道,一旦調查長時間深入進行,很有可能會找出一些毛病。一些中國人也說,如果真要認真去查,那麼整個醫藥體系都要受到責任追究。"

風聲鶴唳,外國企業皆自危?

醫藥領域在拜耳集團中佔有重要地位。該公司總裁德克斯說:"僅僅我們最受歡迎的五種新藥,今年創下的銷售額就高達14億歐元左右。"今年夏天,英國醫藥企業葛蘭素史克被指控向中國機構、政府官員和醫生行賄,以擴大其藥品的銷路。此案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隨後,包括瑞士羅氏(Roche Group)、比利時優時比(UCB)等歐洲製藥公司都受到了工商部門的調查,德國醫藥巨頭拜耳也未能倖免。中國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7月底發表的一篇文章分析道:"一場商業賄賂的調查個案,或將觸發外資藥企在華集體遭遇整肅的行業大變局。"

葛蘭素史克被指控在華行賄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經濟問題學者費多麗博士指出,中國醫療體系的腐敗由來已久並且經常被公眾輿論所詬病。其中的腐敗存在於多個層面:首先是看病難,很多情況下病人必須要向醫生遞"紅包"才能得到治療;其次是藥品企業往往向醫生提供賄賂,以促使其在給病人開藥方時優先選擇某些藥品;此外,由於醫院普遍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抬高藥品價格也成為其增加收入的途徑。以上這些現象,最終的受害者都是病患。

上海交通大學學者張錄法也向德新社指出,賄賂現象在中國醫療行業中普遍存在,不管是外國企業還是中國企業。問題的根源就在於,醫護人員的收入過低,醫院也普遍經費緊張,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不足。醫院至少一半的收入都來自於藥品銷售。而與德國等其他國家不同,在中國藥品的出售七八成都是通過醫院,而非藥店。

歐盟抗議中國對外國企業"歧視"

據德新社報導,歐盟商會對於中國在打擊醫藥系統腐敗行動中專門針對外國企業的"不公平對待"提出了抗議。歐盟商會負責醫藥領域的代表根斯伯格爾(Bruno Gensburger)上周四在北京表示,任何形式的腐敗都應該成為打擊的對象,只是中國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應該適用同樣的標準。而中國媒體對於相關調查程序的報導已經損害了歐洲企業在華的聲譽。

費多麗博士圖片來源: DIE

中國問題專家費多麗指出,醫藥體系的腐敗更多應該從中國的體制、經濟政策方面找原因。"雖然我現在不能確定目前有關調查行動是否真的專門針對外國企業,但是如果給輿論造成了這樣的印象,絕對是有害無益的。因為這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凡是去醫院看病的人,或者在醫療體系工作的人,都會知道,這個系統性的腐敗不是單由外國企業造成的。"

此外,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庫奇諾(Davide Cucino)也呼籲中國政府進行根本性的改革。在華外國企業本來就在很多行業遇到很多不必要的困難和障礙,況且中國國有企業還享受諸多特權待遇。庫奇諾指出,中國2400家上市企業中,九成都受到國家的補貼,這種狀況必須得到改變。

中國研究學者費多麗則認為,北京新領導層在上任之後,雖然有意進行經濟改革,也深知這些弊端的存在,但是目前政府的具體改革方案還在制定之中,一切都沒有塵埃落定。對外國企業的不平等對待,是過去至少10年裡中國的經濟政策造成的。中國領導層內部至少有一部分人希望對此進行改進,但是可能還沒有取得整個權力高層的共識。所以在這個時候,歐盟等國際方面對上述問題提出批評是很有必要的,這就相當於給中國高層的改革派增加推動力。

作者:雨涵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