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間接支持俄羅斯?

2022年2月25日

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進攻的第二天,拒絕稱此舉為「入侵」的中國的立場繼續受到關注。在批評歐美和台灣對俄制裁措施的同時,北京還放寬了一項對俄的貿易限制。

這是2018年9月習近平與普丁在俄羅斯海參崴会面时的資料圖片
這是2018年9月習近平與普丁在俄羅斯海參崴会面时的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S. Bobylev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外交部周五(2月25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北京對俄烏戰爭的立場,依舊是媒體記者關心的重點。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當天報導,有記者提問稱,過去24小時的一些報導顯示,俄羅斯的軍隊已經深入烏克蘭並襲擊了一些城市,造成了幾十人死亡。昨天在記者會上中方不認為俄羅斯的行動是一種入侵,中方現在是否認為俄羅斯的行為是入侵?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也都應當得到共同維護,這是中方一貫秉持的原則,也是各國都應該堅持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他還指出,同時,中方也看到,烏克蘭問題有其複雜和特殊的歷史經緯,理解俄方在安全問題上的合理關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下午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電話時也重申了上述表態。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的消息,普丁在電話中表示:"俄方願意同烏方開展高級別談判。"

2月25日下午,習近平同普丁通話,雙方重點就當前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圖為2月初普丁與習近平在北京會晤的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Alexei Druzhinin/AP/picture alliance

此前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相關問題時將"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稱作"西方媒體的定義"。她還引述俄方說法,表示"武裝力量不會對城市實施導彈、航空和火炮襲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周五凌晨在基輔發表電視講話時稱"他們(俄羅斯軍隊)正在殺害人民,和平的城市成為軍事目標","俄羅斯不僅攻擊了軍事目標,還打擊了民用場所"。

另有記者在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提問: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24日表示,現在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選在站在歷史哪一邊的時候,要求中國選邊站,中方有何回應?汪文斌回答:"中方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我們一向站在和平正義一邊。"他同時強調:「當前,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大門並沒有完全關上。"

西方多國制裁 中國反其道而行之

雖然中國尚未清楚表明對俄烏戰爭的立場,但是周四俄方發動進攻的當天,中國海關總署宣佈的一條消息尤其引人注意:中國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進口。在西方多國宣佈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之際,中方的這一舉動遭致外界批評。

澳洲总理莫里森認為,世界必須聯合起來譴責俄羅斯,並對"中國沒有作出強有力的回應"表示特別關切。他強調:"你不能在俄羅斯入侵另一個國家的時候,向他們拋出一條救生索。這簡直是不可接受的。"莫里森補充道:"現在不是放寬對俄羅斯貿易限制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做完全相反的事情。"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供應國。此前,由於檢疫問題,中國僅允許俄羅斯從個別地區進口小麥。現在中方解除限制後,俄羅斯對中國的小麥出口量可望大幅增加。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供應國圖片來源: Alexander Ryumin/TASS/dpa/picture alliance

北京回應台灣對俄制裁

除了歐美和澳洲等国宣佈制裁俄羅斯以外,台灣外交部周五也發表聲明指出,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嚴厲譴責俄羅斯違反聯合國憲章發動戰爭,為敦促俄方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以及盡速恢復各方的和平對話,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宣佈將參與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就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評論道:"台灣當局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蹭熱點、博眼球、刷存在,這種伎倆不會得逞。"

當被問到中方是否支持歐盟對俄制裁措施,是否擔心如果不公開譴責俄羅斯會損害和歐盟的關係?汪文斌回答:"事實表明,制裁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有效途徑,只會對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民生帶來嚴重困難,最終損人害己。中方希望有關方面認真思考,還是要努力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中國的間接立場"將變得更加明顯"?

就中國目前的態度,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DGAP)亞洲項目的中國問題學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分析認為,北京可能是想讓世界相信它對和平的熱愛。幾天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國外長王毅也就烏克蘭局勢呼籲:當前各方需要做的是,切實負起責任,為和平而努力。與此同時,狄雨霏補充道,中國通過批評美國是戰爭的推動者而間接支持普丁的行動。"只要中國不公開和清楚地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國際輿論就不會被其和平呼籲所打動,"狄雨霏向德國之聲如是分析。

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DGAP)亞洲項目的中國問題學者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 DW

按計劃,聯合國安理會周五將表決一項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要求立即無條件撤軍的決議草案,但由於俄羅斯可以投否決票,這項決議勢必無法通過。路透社就此指出,儘管決議案將在安理會受阻,但美國和盟國認為表決行動是展現俄羅斯因其入侵行為而被孤立的一個機會。外交人士透露,看來至少有11個成員會投贊成票,而中國、印度和阿聯酋會如何投票還不清楚。

狄雨霏表示,如果中國像外界預期的那樣在投票中棄權,那麼它之前支持莫斯科的間接立場"將變得更加明顯"。對於這名長期觀察中國的學者而言,很明顯,(在烏克蘭衝突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至今不願意與美國聯手,因為"習近平和中共公開拒絕民主。目前外界沒有合理的理由相信習近平會從根本上改變其立場。對他來說,這等同於'出賣'中國。如果烏克蘭危機結果對中國非常不利,也許習近平會改變立場,但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國的兩難境地

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這名專家繼續分析,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正處於一種困境:一方面,它想和其"朋友"俄羅斯一起改變當前的國際秩序,正如它多年來一直宣稱的那樣;另一方面,支持一個入侵主權國家的"無賴國家",中國也知道自己的形象可能會受到巨大損害。"(中國)想要維護與俄羅斯的友誼,又想在烏克蘭危機中保有面子,未來幾天和幾周將證明北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如願走過這根鋼絲。"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恩怨情仇

02:27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本月初,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習近平在北京發表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強調"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狄雨霏坦言,外界不知道習近平在這場會晤時對俄方的烏克蘭計劃瞭解多少,"有可能是他低估了普丁。但很難想像北京方面知之甚少或者沒有考慮到這種可能性。"

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今年1月預測,北京冬奧會可能會影響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時機,並補充說,如果俄羅斯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入侵烏克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不高興。現在看來,普丁確實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