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離汽車社會仍然遙遠

2002年6月14日

法蘭克福評論報也詳細報導了「2002年北京汽車展」。該報的一篇文章先描寫了北京汽車展上的氣氛,然後列舉了一些基本數據:

在2002年北京汽車展上圖片來源: AP

「去年,中國售出了240萬輛機動車。與中國人口相比,這樣的銷售量仍然很少。中國只有百分之一的家庭擁有小汽車,到2010年時,汽車年銷售量將增加一倍,達到五百萬輛。所以,大型汽車製造公司集團開始對中國市場感興趣就不足為奇了。大眾、雪鐵龍、菲亞特、鈴木和尼桑等公司有些已多年在中國設廠製造汽車,戴姆勒-克萊斯勒與中國合作夥伴在江蘇揚州生產大客車。寶馬希望中國政府能在今年內發給該公司在中國生產的許可證。此外還有120家中國的汽車廠家企圖以『美人豹』或『賽馬』等牌子打開消費者的錢包,不過這些廠家大多不能經受競爭,不能生存下去。」

商報在報導中注意力到大眾汽車公司正努力以低價位汽車爭奪新客

戶。商報說,大眾正在考慮對中國實行新的產品策略,其核心是向初開車的人提供價格低廉的型號。大眾想以一種新的小型汽車來應對市場的發展。商報說,今年第一季度低價位汽車的銷售量佔中國汽車銷售總量的73%,增長最快。商報接著寫道:

「低價位汽車指的是價格在十萬元人民幣以下的汽車。這些新型廉價汽車爆炸式的發展給予領導市場的大眾汽車公司以巨大的壓力。今年四月剛剛引進的大眾波羅型號在技術上花費很大,基本價為12萬7千5百元,不能列入廉價汽車的行列。

當然,低價位汽車並非突然而來。今天,中國汽車市場上,出租汽車和單位用車佔70%,仍然佔主導地位,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能夠買得起私人汽車。首都北京已有一百萬輛私家車,持有駕駛執照的居民已有280萬人。」

南德意志報也以很大篇幅報導了北京汽車展。文章寫道,儘管中國一片汽車熱,但大多數中國人在不久的將來還買不起汽車。但是,文章對中國城市中汽車潮水般擁上道路也懷有一絲憂慮:

「中國領導人,還有竭力擠進中國市場的外國汽車公司看起來都在做夢,夢想中國成為西方或日本那樣的汽車化國家。在人口高度密集、多達13億、2000年時城市人均住房面積仍然僅為9.6平方米的情況下。這樣的夢想如何實現,規劃人員卻至今沒有透露。對大城市中日復一日幾乎達到心肌梗塞的交通狀況,中國的官員和購買汽車的人看起來並沒有感到不安。對北京早已成了世界上空氣最污濁的城市的事實,他們也同樣無動於衷。而上海則對上牌照的新車數量有所限制。要買新車的人,必須在拍賣會上去購買汽車車牌。北京沒有人想採用這樣的措施,中國以為,這樣大規模發展汽車就能達到西方的生活水準。」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