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仿造到科研主力?
2014年6月14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德國還很少有中國的品牌,華為是一個例外。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擇智慧型手機時首先看價格,其次才看品質。與蘋果相比,華為產品價廉物美。上世紀80年代末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的該公司早已發展成為一家大型跨國技術公司。華為和其他中國電信公司如中興,都屬於世界領先的專利持有者。
中國專利註册數量超德國
2012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超過德國,僅位於美國和日本之後。在中國註册的65萬個專利中,60%是來自企業的發明。德國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博英(Philipp Böing)周四在研究中心舉辦的經濟論壇上表示, "這說明,中國已經完成向創新體系的轉型。" 博英所說的轉型指的是從計劃經濟體系向市場經濟體系的過渡。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研究只發生在科研機構,與企業生產完全脫鉤。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革新的動力。博英說:"中國雄心勃勃地希望成為一個技術工業國,目前正在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向前躍進。"
博英認為。中國為科研投入的資金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這筆投資已經高於歐盟國家的平均水準。他說,他之所以沒有現在就將中國視為一個技術工業強國,原因是在專利註册方面還有一些數字不符。他說,"專利的經濟價值分佈不均。在中國,我們看到有大量專利註册。然而,這些專利的平均含金量相對較低。" 但是他認為,中國將能夠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成為世界最強。
謝菲爾德大學的安德烈‧ 泰勒科特(Andrew Tylecote)對這種看法持懷疑態度。他認為雖然有一些充滿活力的公司,但總體而言中國企業缺乏創新。原因之一是,中國最優秀的人才更願意去外企工作。
但巴斯夫(BASF)公司亞太地區首席執行官霍伊澤爾(Albert Heuser)說,現在已經不再是這種情況。如今名牌大學的畢業生非常願意進國企,因為在那裡他們有機會開創與在外企完全不同的職業生涯。
在中國建立科研基地
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BASF)發現可以將中國作為研究的基地。該公司在上海投資5500萬歐元建立了一個研發中心。到2020年,巴斯夫公司四分之一的研究人員將在亞太地區工作,其中大部分在中國。
聯邦教育研究部國務秘書喬治‧舒特(Georg Schütte)稱這一趨勢為研發全球化。作為回應,德國希望與中國建立創新合作夥伴關係。因此,德國總理梅克爾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春季就在柏林達成共識,將2015作為創新合作年。舒特說:"今年我們尤其希望將目光聚焦在城市化等問題上,也就是關注大城市的發展問題,我們希望環保、 能源生產和現代化交通成為中心議題。"
這些都是德國將其技術出口到中國的一些行業,而中國可能很快會在這些領域形成競爭。
舒特認為,因擔心競爭而閉關自守不是好辦法。他舉例說:最近發現的路由器安全漏洞,就是使用華為生產的零件取代了容易出故障的德國零件后,才得以排除故障。
作者: Danhong Zhang 編譯:李京慧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