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德合作淨化城市廢水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4年7月2日

青島市排放入海的廢水自然達不到飲用的標準,不過它無色無氣味,與通過澄清池處理之前的褐色黏厚的廢水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

著名的青島啤酒是按一百多年前德國人的配方加上嶗山優質泉水生產的圖片來源: AP

青島,這個當年德國的殖民地城市,今天與德國合作,在廢水處理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

19世紀末、20世紀初,青島還是一個漁民的港口。德國殖民者在這裡建成了初具規模的城市,鋪設了上下水管道,建設了膠濟鐵路和青島火車站。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敗後,德國人最終撤出青島。今天,在青島建設成為現代海濱休假城市的過程中,德國為青島廢水處理提供了財政和技術援助。

未經處理的廢水不僅會毀壞了海灘、敗壞旅遊業、漁業和海洋種植業,也會影響人民健康和城市的發展前途。青島市政府及時認識到廢水處理工程對青島作為海濱城市和漁業基地的重要性,扶助一系列廢水處理工程上馬。團島廢水處理廠就是其中的一個。

團島廢水處理廠是1999年投入運轉的,每天可以處理十萬立方米廢水。大廳內的數位式測量儀顯示,這裡目前只用了60%的廢水處理能力。德國聯邦屬下的復興信貸銀行為這項工程提供了近1300萬歐元的資金,這是整個項目所需資金的三分之一。工程設計、電子技術、消除磷和氮的機械設備以及整個淨化過程的操縱設備都是德國製造的。項目招標只在德國進行,德國公司普羅伊薩克中標。團島廢水處理廠的工程師劉茹玲對廢水處理的狀況很滿意,因為經過處理後排放的廢水,不僅達到了中國國家規定的廢水標準,而且甚至超過了這一標準。例如,從這裡排放的廢水中,每立方米只含11毫克懸浮物,中國國家標準為30毫克。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駐北京辦事處主任戈斯女士說,中國的標準可以與國際標準媲美。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為此工程提供30%的資金,青島市負責建設澄清池和下水道。德國一百多年前在青島建造的下水道仍然可以發揮作用,青島的街頭巷尾,不時還可以看到當年德國鑄造的下水通道的井蓋。德國聯邦政府在過去的歲月中資助了二十多個廢水處理項目,儘管如此,中國還有許多有待要做的事。中國每年排放的廢水有三百億到四百億立方米之多,其中一半來自城市,但只有五分之一的廢水經過了處理。中國政府計劃,2010年之前,使經過處理排放的廢水量達到60%。至少在五十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要達到這一標準。對於德國的廢水處理技術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