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早教」認識差多少?
2015年2月8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華社》1月30日刊登的一篇名為"瘋狂'早教'的尷尬現象"的報導顯示,中國大陸有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家長將一兩歲的小孩帶去上早教課,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或"挖掘孩子潛能"。早教課上的內容有音樂、美術、體育、英語等等。文章中也引述了教育專家的觀點表示,家長將早教錯認為是教孩子知識和技能。有教育專家認為,早教是要培養孩子的社會情緒能力。以下是德國早教專家接受德國之聲中文網的訪談。
德國之聲:在德國,有同中國類似的教授1、2歲孩童音樂、美術、外語等的早教機構嗎?
羅斯巴赫教授:給1至2歲的小孩提供像音樂、體育、英語這樣的課程很少見。如果有這樣機構的話,多數是給年長一些的孩子,像3至6歲。而且是作為輔助課程。至於普及情況如何,我不知道。至少看起來沒有非常普遍。
我認為,我們得糾正一些誤解。在德國,也有人說,早期教育是指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實際上,小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學習。也就是說, 小孩子學習語言能力、數學能力、自然科學能力。這些自然發生。問題是,如何幫助它們獲得這些能力。我們得看採用什麼方式。
有各種各樣的證據表明,一些特定的訓練,例如音樂、語言、數學課程,給這個年齡的小孩帶來的優勢並不明顯,反而更多的是教育者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經驗記錄下來,並以此作為對孩子的促進手段。
有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顯示,課程傳授知識,也就是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上課,作用不大。人們應該更多地把要傳授的東西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孩子的游戲中。這樣對促進孩子的發展有益處。
德國之聲:您還能具體地講講德國的早期教育嗎?
羅斯巴赫教授:我們可以舉個數學教育的例子。現在數學不僅僅是加減乘除,而是跟空間體驗有關。例如上、下、長度。一個促進數學教育的好辦法,比如擺放餐桌,準備餐具。 一對一搭配,這麼多個碟子,這麼多個杯子,有多少孩子一起吃飯。
還有一個例子是語言教育。不需要什麼樣的語言課程,而是在玩游戲的時候跟孩子進行有水準的對話。總對話,在所有的時間段。這樣很可能比孩子每天在某個地方上20分鐘的培訓課程有用得多。
德國之聲:在德國有提供這種培訓的機構嗎?
羅斯巴赫教授:沒有專門的規定,也沒有專門的機構。很多托兒所倒有促進智力開發的計劃,對像是特定年齡段的孩子,比如5歲的小孩。例如,促進語言教育的一個計劃叫做促進語音意識(Förderung der phonologischen Bewusstheit)。有這種項目。不過16個聯邦州也有教學計劃。這些教學計劃對於兒童的特定領域的發展,起著重作用,而且它們也是寓教於樂的。
比如有一個培養2歲小孩語言能力的大型聯邦教育計劃。但是這個計劃的重點不在於進行語言訓練,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活動中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還有一個大規模項目,叫做"語言文字教育"("BISS")。其中有部分內容關於專門促進3歲以下小孩的語言能力。有一個項目叫對話式朗讀。意思是,給小孩朗讀,但是不把孩子當作被動的,而是經常給小孩一些挑戰,例如讓小孩對於所聽到的和所看的發表意見。這不是由某個機構提供的發展項目,而就是在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德國之聲:假如我是一個母親,但是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您有什麼建議嗎?
羅斯巴赫教授:有一個最好的例子,也是國際上討論很熱烈的。這便是對話式朗讀。意思是給孩子朗讀,或者觀察畫圖冊。不僅僅是簡單地說故事,而是應該進入故事之中: "看看, 圖片上面是什麼?""看看上面。"或者,"看看下面"。也就是說, 在與小孩一起朗讀兒童書籍時,使用講究的詞匯。小孩也會聽出來:誰在幹什麼?將要干什麼?上面和下面。這是對孩子的一個特別培養。家長也可以這樣做。很多家長自動就會做。在朗讀中特別有幫助。
德國之聲:將三歲以下孩子送去早教課可能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
羅斯巴赫教授:如果早教課品質好的話,在與認知能力相關的領域是有好處的。如果在一歲就開始大量時間在機構裡照管,那略有壞處,不過長期觀察的話,這些壞處也會消失。音樂、體育和畫畫是德國教育機構的正常組成部分,也包括三歲以下的小孩,但是,不是以課程的形式,而是融匯在日常生活之中。英語(日常生活形式)也是有意義的。如果是用課程形式,我沒有看到其中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給三歲以下小孩上英語課,在德國的重要性可以忽略不計。
羅斯巴赫(Hans-Günther Roßbach)教授是德國班貝格大學(Uni Bamberg)的早期教育學以及家庭教育學專家,同時他還擔任附屬於班貝格大學的萊布尼茨教育進程研究所(Leibniz-Instituts für Bildungsverläufe)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