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韓感受「中國威脅」

2013年5月22日

平壤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向北京派出政治高層的特使團。維也納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弗朗克指出,北韓雖然試圖修繕與中國的關係,但也完全明白「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一道理。

North Korean embassy staff members lower their national flag at half-mast to mourn the death of North Korean leader Kim Jong Il on the roof of the embassy in Beijing, China, Monday, Dec. 19, 2011. Kim Jong Il, North Korea's mercurial and enigmatic longtime leader, has died of heart failure. He was 69. (AP Photo/Andy Wong)
弗朗克:北韓人認為中國出賣了北韓(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DW):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中國人先是看到北韓進行了第三次核爆試驗,隨後又不斷發出戰爭叫囂。最近,北韓在發射短程導彈的同時又武力扣押了一艘中國漁船以及船上的16名漁民,並曾要求中方繳納贖金。當前的事實是,中國是北韓僅剩的一個"盟友 "。許多中國人都在問,北韓這一番折騰,究竟是想要干什麼?

弗朗克(Rüdiger Frank):北韓想幹的事情還很多。兩周前我拜訪北韓時,那裡的人告訴我他們覺得中國出賣了北韓。因為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對制裁北韓的決議投下了贊成票。所以,兩國在官方層面上的關係並不好。當然,雙方都會盡快努力改變這一現狀。但北韓目前確實想向中國表示它的不滿。所以,類似這樣(扣押漁船)的事件是一個比較合適的表達途徑。

另外,中國人在北韓的國民經濟中愈發佔據主導地位。這體現在方方面面,從小本生意到諸如礦山開發之類的大型項目都是如此。北韓方面日益擔心會失去自身的獨立性。中國商人非常有活力,在生意場上也非常具有攻擊性。所以,時常會跨過北韓的種種紅線。相反,北韓方面也會利用各種機會管制中國人的所作所為。所以,我覺得最近的這起漁民事件也是北韓向中國表明其耐心底線的一種做法。

北韓問題專家弗朗克(Rüdiger Frank)圖片來源: Privat

DW:中國媒體報導稱,那艘被扣押的漁船當時完全是在中國海域作業。而且,中國是北韓目前僅剩的一個盟友,它在經濟上又幾乎完全依賴中國。所以,北韓目前對中國的態度讓許多人感到費解……

弗朗克:我覺得正相反,正是由於北韓對中國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雖然我不認為是完全依賴,但它確實在逐漸增加。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北韓政治高層才希望和中國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像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北韓也知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個道理。北韓永恆的利益就是維護自己的獨立性以及自主性。北韓在和中國維持緊密關係的同時,也意識到中國的威脅越來越大。北韓目前正是用它自己的邏輯來抑制這種威脅。

北韓正在為自己找自信圖片來源: dapd

DW:那如今的北韓領導層具體是怎樣的看待中國的呢?中國在他們眼中究竟是好是壞?

弗朗克:我覺得,北韓方面不會幼稚的用好和壞來思考問題。我相信,他們更看重權力以及權力的均衡。我認為,北韓領導層覺得中國現在變得過於強大,他們也希望對其加以限制。西方總是覺得北韓的核武項目是針對西方的,但其實它能夠使得北韓在軍事上更加獨立於中國。我覺得這是北韓的一貫做法,也就是在外交上爭取獨立自主的做法。目前,雖然中國和北韓的關係仍然緊密,但中國在上述方面確實已經逐漸成為北韓的一大威脅。

DW:就在北韓方面釋放被扣押的中國漁民之後,北韓方面突然派出特使崔龍海和其他一系列黨內和軍中的高官奔赴北京。你覺得,朝方高官此次訪華的目的是什麼?雙方準備談什麼?

弗朗克:崔龍海是金正恩多年來的心腹。在北韓政治層中的級別非常高,不是隨便的一個普通人。他對中國的拜訪應該具有重要意義。我覺得,他們會談的目的首先在於修繕兩國之間略有摩擦的關係。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北韓覺得中國在聯合國的投票是背叛了北韓。所以這肯定會是他們會談的內容。此外,崔龍海會向中國保證北韓並不打算在南北韓半島上掀起軍事爭端。同時,崔龍海會明確的向中方表示北韓不願意中國在方方面面都對北韓的事務加以干涉。另外,雙方還有可能共同安排金正恩訪華的具體事項。雖然他一年半前就接過執政權,但還從來沒有出過國。所以,他也終於該開始境外訪問,中國將會是他的第一站。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金正恩對中國在經濟改革方面的榜樣作用非常感興趣。所以,我覺得崔龍海在北京也會和中國領導層探討繼續展開經濟合作的問題。我覺得,他與中國政府的對話重點更多是合作,而非對立。

採訪:任琛

責編:李魚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