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歐洲理事會發言人周五(4月11日)表示,歐盟首腦和中國高層將於7月在中國舉行峰會,紀念中歐建交50周年。這名發言人稱,「我們正在與中國協調會議日期,預計會議將在7月下半月在中國舉行。」
此前香港的《南華早報》引述5名消息人士說法也做了如上報導。
實際上,由於上一次的中歐峰會是在中國舉行,本次應輪換到布魯塞爾,但報導稱習近平無意在今年訪問歐洲,委派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歐盟方面則認為,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希望習近平能親自出席,以象徵性地強調雙方關係的重要性。
歐中峰會:有對話但難有成果
川普关稅衝擊 中歐重牽友誼?
目前,歐盟向美國出口的鋼、鋁製品以及汽車仍面臨高達25%的關稅。川普宣布暫緩實施對歐盟的20%的「對等關稅」後,歐盟也宣佈對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的決定暫緩90天啟動。與此同時,美國對華關稅不但未暫緩,反而升至145%。周五,中國宣佈繼續反制,對美國產品的關稅增至125%。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衝擊全球市場,歐盟與中國也正努力重新接觸。
周四(4月9日),歐盟宣佈願意同中國商討為中國製造的電動車設定最低價格,以取代歐盟去年徵收的關稅。
歐盟發言人稱,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已進行線上會談,雙方針對加強中歐經貿合作、因應美加徵「對等關稅」等問題深入討論,並承諾立即就電動汽車價格談判,以及討論中歐汽車產業投資合作問題。
去年10月,歐盟將中國產電動車的關稅提高至45.3%,反制中國政府向其國產電動車產業提供巨額補貼;北京則是對歐盟白蘭地徵收懲罰性關稅作為反制,引發雙邊貿易關係緊張。
儘管面臨歐盟對華電動汽車關稅,許多中國車企依然高調參加本周的巴黎車展。與此同時,歐洲廠商也在努力迎合那些對高價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的消費者。法國總統馬克宏也現場參觀了巴黎車展。
圖片來源: Eliot Blondet/MAXPPP/dpa/picture alliance來自中國的零跑汽車在巴黎車展上推出了一款名為B10的緊湊型SUV。根據零跑產品規劃部門的訊息,該車型將在波蘭生產以更好地服務於歐洲市場。該車型的售價尚未公佈。
圖片來源: Gao Jing/Xinhua/picture alliance零跑還在巴黎展示了一款面向日常通勤需求的小型電動汽車T03,零售定價18900歐元。這款汽車將從中國進口零件,然後在波蘭組裝。零跑汽車在中國之外的銷售都是與全球第四大車企斯特蘭迪斯合資進行的。零跑在9月剛剛開始在歐洲銷售。
圖片來源: Lp/Olivier Arandel/MAXPPP/dpa/picture alliance同樣來自中國的小鵬汽車此次是首度參加巴黎車展,並推出了時尚新車型P7+。該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右)表示,如果在10月底之前歐中雙方無法為關稅爭端找到妥善解決方案,小鵬的歐洲擴張計劃可能會遇到麻煩。
圖片來源: Stevens Tomas/abaca/picture alliance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也在巴黎車展上推出新車型。該公司副總裁李柯在車展上表示,本就價格高企的歐洲電動汽車現在又面臨額外關稅,「這讓人非常擔憂,會阻止窮人購買電動汽車。」
圖片來源: Franck Dubray/MAXPPP/dpa/picture alliance斯特蘭蒂斯的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則在車展上警告說,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可能會導致中國車企在歐洲設廠,從而加劇歐盟內部的產能過剩。他還「不排除裁員或者出售品牌的可能性」。除了斯特蘭蒂斯,大眾、賓士、寶馬等其他歐洲車企近期也都發布了盈利預警。
圖片來源: Stevens Tomas/abaca/picture alliance法國車企雷諾集團的子公司Mobilize在巴黎車展上推出了袖珍電動車型Duo,單次充電續航裡程約為100公里。根據歐洲法律,沒有完整駕照的14歲以上青少年只需8小時培訓即可駕駛這樣的雙座塑料外殼袖珍車型。
圖片來源: Franck Dubray/MAXPPP/dpa/picture alliance包括雷諾在內的許多歐洲廠商,也都在本屆車展上推出新產品,以面對成本更低、研發周期更短的中國競爭者。面臨歐盟關稅重擊的諸多中國車企,也多少因此沒有宣佈上調價格。和2022年的巴黎車展相比,中國品牌佔比從當時的一半下滑到今年的五分之一。
圖片來源: Franck Dubray/MAXPPP/dpa/picture alliance 除此之外,馮德萊恩周二(4月8日)與李強通話,表達對於美國關稅可能導致大量中國低價商品進入歐盟市場的擔憂,可能對當地製造商帶來壓力。馮德萊恩強調,中國在解決美國加徵關稅所導致的潛在的貿易轉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部分已經受到全球產能過剩影響的行業。
根據歐盟方面發布的消息,中歐雙方已經就設立一個追蹤潛在貿易轉移、確保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的機制進行了初步討論。
李強則是呼籲歐盟和中國加強溝通協調,擴大相互開放,「共同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為雙方和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