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合作還是對抗-布希政府的難題

本台中文廣播部主任馮海音2005年11月21日

美國總統布希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抵達蒙古。布希的中國之行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對兩國關係的發展將產生何種影響?

美國的反導彈體系主要針對中國圖片來源: dpa

毫無疑問,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而中國是否真的有朝一日能取得這樣的地位現在還很難說。不過,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眾多的人口以及有力的外交卻讓世界各地都感受到中國的份量、不得不與中國領導人對話。

正因為如此,美國總統布希周末對中國的訪問才會引起如此的關注。美國和中國在太平洋地區如何處理相互關係,北京怎樣同國際制度接軌都關係重大。不過,與人們的期待相比,布希對中國四十小時的訪問卻只有很少看得見的成果:中國將購買七十架波音飛機,在反恐問題、防止流行病及自然災害的問題上中美將繼續合作。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需要最高級別的訪問來實現。而對雙方關係中棘手的問題,中美沒有達成任何具體共識,比如美國對華貿易的巨大逆差。據估計,今年美國對華貿易赤字將達到兩千億美元。同樣,針對美國人抱怨的人民幣匯率過低的問題以及中國大量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現象,雙方也沒有就任何具體措施達成一致。其實,中國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上完全可以做得很好,這從保護2008年奧運會的會標和吉祥物等就可見一斑。

誠然,中美關係非常複雜,但其中的核心問題是,美國還沒有決定到底應該把中國看作機遇還是看作威脅。不過,華盛頓那些批評中國的人顯然很有市場,支持者來自不同的陣營。軍方人士對中國大幅度擴充軍力感到不安,工會和企業主齊聲呼籲應保護美國市場不受中國產品的衝擊,基督教人士表示應支持受迫害的中國教友。今年八月中海油收購加州優尼科石油公司的計劃失敗只是許多美國人將中國視為威脅的一個表現而已。美國參議院以90%的多數票要求布希審查這樁經濟上對美國公司完全有利的交易,中海油最終不得不放棄競標。

訪問日本時,布希對中國的人權提出批評並稱讚台灣是中國走向自由、繁榮、民主的榜樣,這只是為了滿足美國國內聽眾的需要。一周前布希會晤達賴喇嘛,也是如此。而與胡錦濤周日坐在人民大會堂時,布希卻不再強烈呼籲民主,而只是表示希望中國走向民主。即使布希在國內沒有公開表示,美國政府其實是將希望寄託在與中國合作上,而不想對立。事實上,21世紀的問題只有靠與中國合作才能解決,不能與中國對立。北韓的核問題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不過這個例子也表明,在工作層面上的密切接觸比看似熱鬧、卻沒有實際結果的高峰會晤更有意義。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