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爭匯率,國共談合作,日中忙擴軍

2005年5月1日

本周的德語媒體重點關注了中美間的人民幣匯率糾紛、國民黨主席訪問大陸引發台海局勢戲劇性變化、和中日危機的後續發展。聯繫在一起,非常的有趣。

連戰訪北京,改變了整個東亞局勢圖片來源: AP

人民幣升值前景

南德意志報報導說,中美之間的匯率糾紛猶如「打乒乓球」,現在美國又把球抽到了中國一邊:去年,美國貿易逆差高達1620億美元,而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出口額又增長35%,為此,美國中央銀行美聯準主席格林斯潘再次要求中國政府使人民幣升值。

南德意志報評論道,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匯率對中美貿易結算的作用不大。人民幣即使升值10%,對外貿的直接影響也很小。這是因為即使價格上升10%,美國人並不會明顯減少中國商品的消費,中國人的購買力也不會提高到大量進口美國產品的程度。

美聯準主席格林斯潘再促人民幣升值圖片來源: AP

如此看來,北京無須害怕人民幣升值。中國中央銀行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必須購買美元,這就使得中國外匯儲備上升,達到6100億美元。為此,中央銀行發行人民幣,增大貨幣流通量,但也增大了通貨膨脹的危險。所以格林斯潘建議,為冷卻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中國政府應批准人民幣升值。

但是中國的反駁也很強有力,中國擔心的不只是升值帶來的現實經濟後果,更擔心的是金融市場的反應。儘管中國控制資金流通,但現在已有數十、數百億美元通過不明渠道流入中國。如果北京放鬆匯率,中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將更難以控制投機資金的流動。」

瑞士的新蘇黎世報則認為,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長是件好事,它減少了中國受外在危機影響的程度,也使政府能採取一些特殊財政措施,去年向四大國有銀行中的兩家注入450億美元資金就是一例。

該報接著談到了中國外匯儲備的國際影響:「大量資金流向中國,使中國政府在中美貿易問題上處於強者的地位。美國可以對大批就業崗位轉向中國表示惱火,但中國接收美元和購買美國國債間接促進了美國經濟發展。中國的做法對美元的國際貨幣值起多大作用,人們可以有不同看法,但全世界密切注視中國中央銀行的儲備政策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另一方面,大量外匯流向中國也是一個問題。由於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出口廠商必須把硬通貨收入兌換成人民幣,這樣就造成了國內貨幣和貸款量的劇增,帶動了通貨膨脹。為了應對這一形勢,中國政府批准更多的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向兩家商業銀行注入外匯儲備,由中央銀行吸收流動資金。」

國共暢談合作

明鏡周刊駐北京記者認為,連戰的大陸之行是他「政治生涯結束前具有轟動效應的一次訪問」,連戰希望以此「載入史冊」,為國民黨在島內贏得更多政治資本。

明鏡周刊繼續寫道,「另一方面,共產黨想以此安撫一下對剛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仍然心有餘悸的台灣人。北京意圖製造良好的氣氛,以宣傳手段使台灣總統陷入不利境地。與變幻莫測的陳水扁及其民進黨相比,大陸人寧願國民黨執政。北京堅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統一,實質上是台灣必須臣服北京。陳水扁一貫堅決予以拒絕,他做夢都想使台灣與大陸徹底疏離。所以,他加強台灣居民的本土認同,並獲得了成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與共產黨中國統一是件荒唐的事。

「國民黨則認為,陳水扁執行的是不負責任的方針。國民黨提出的理由是,陳水扁的政策即使沒有戰爭之險,也會損害兩岸間的良好經濟關係,所以他們主張維持現狀。但是,連戰訪問大陸並不能掩蓋國民黨在民主選舉壓力下跟隨民進黨跳舞的事實:國民黨內的政治家現在也把台灣稱為『事實上的獨立』,而去年,連戰曾宣佈,永遠不與共產黨中國『合並或統一』,並在競選時他高呼『台灣優先』並親吻台灣的土地。」

中日軍事對比

上周出版的時代周報分析了中日軍事力量的對比。在介紹了中國提高軍事預算,加速軍隊現代化以後,談到了日本:「日本憲法雖然宣佈永遠放棄『主權國家進行戰爭的權利』,但自朝鮮戰爭以來,這一條已不再絕對化。日本的軍事預算折合五百億美元,多於英國,而日本既不擁有核武器、核潛艇,也不擁有遠程轟炸機、中程和遠程導彈,並受到兩艘美國航空母艦、兩萬一千名美國海軍和一百八十架美國戰鬥機的保護。

東海石油成為東亞衝突的下一個導火索圖片來源: AP/Kyodo News

「優於中國軍事力量的的日本海軍原則上只有兩項任務,保衛各島和對日本生命攸關的海上運輸線,但對第二項任務是否違法,還有爭論,所以日本的海上力量只限於保衛本國領土,特別用於反潛和防空。

「去年十二月以來,日本開始執行防衛新方針,其中包括參加美國的導彈防禦計劃和購置空中加油機,此舉將擴大空軍的作戰能力。日本要更積極地參加國際軍事行動,討論『預防性打擊』,一些人甚至考慮研製核武器,日本擁有裂變材料和工程技術。日本政治精英認為,如果美國保護傘已不足以保障安全,日本就應使用自己的保護傘,前提是必須說服自己的選民。但日本選民至今一直以懷疑的態度注視有關軍備問題的一切討論。」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