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 7月6日凌晨12:01分,美國對中國開始課征關稅,中國也確認還擊。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稅大戰正式開始。
第一波,美國對中國價值340億美元、818項的進口商品課征25%關稅。
由於中國稱「不會先於美國實施加徵關稅措施」,因此,比華府早12個小時進入7月6日的北京先是按兵不動,等到美國開始再實施。
中國外交部在晚些時候表示,作為反擊,北京也已經於凌晨12:01分開始對同樣額度(34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征關稅。
「我們面臨二戰以來的最大貿易衝突」
世貿組織下屬的國際貿易中心(ITC)執行主任岡薩雷斯(Aranca González)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對美國與中國、歐盟之間貿易衝突的後果提出警告。她說,衝突現在已經產生了影響。工人們已經因為相關決定而失去了就業崗位,尤其是在美國。她還警告說,出於前景不確定,企業會暫停投資。
談及美國納稅人,岡薩雷斯指出,「我們不能忘了,關稅就是稅,就是消費者必須交的稅。眼下,美國消費者就已付出更多了。這使美國企業減少了競爭力。因為,企業進口、用於加工的配件貴了起來。」她指出,誰會贏得這場衝突,乃是一個大問號。不過,這位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的看法是明確的:「我們面臨二戰以來的最大貿易衝突」。
岡薩雷斯還表示,「歷史教導我們,誰都無法贏得一場貿易戰」。她要求,相關各國應坐到一起談判。她提到了1930年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的類似局面。她指出,「我們知道,它引發了大蕭條;我們知道,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我們知道,各國從此認定,合作是管控貿易關係的最佳途徑」。
歷時幾個月曲折起伏的中美貿易爭端,究竟涉及哪些經濟領域?與兩國老百姓又有什麼關係?
圖片來源: Imago/Westend61最令美國耿耿於懷的是,中國強迫在華外國企業(包括美國企業)交出先進技術,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前提條件。而北京傾國家之力推動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則是對美國在多個科技領域霸主地位的「赤裸裸」的挑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C. Ohde本來就是憑借「美國優先」的口號當選總統的川普,在選擇對華貿易戰的打擊目標時,自然是有所顧慮。他選擇徵收25%關稅的中國產品,主要涉及工業機械、航空航天工業零件和通訊技術等,所以首先會察覺到價格變化的應該是美國企業。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華盛頓開出的「黑名單」避開了美國老百姓大量購買的產品如智慧型手機、玩具和服裝等。此外电视機和藥品也從原來的徴税清單中刪除。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STR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普通消費者不會受到影響。這些關稅會導致使用相關機械設備的美國企業成本上升,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成本都會逐漸轉嫁給消費者。只不過它的效果不如直接對消費產品徴税來得明顯。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H. Hannelore在北京宣佈的反制措施中,就包括對美國諸多農產品徵收25%關稅。其中大豆產業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因為美國大豆出口的60%都是銷往中國。 自從中美雙方的徴税決定宣佈之後,大豆價格已經出現下跌。
圖片來源: Reuters美國產的威士忌和牛肉以及海鮮水產等也成為北京徵收關稅的對象。除了食品領域之外,美國產汽車(包括燃油動力、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都是中國徴税對象。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反對現政府的關稅政策,他認為這給美國企業帶來的傷害可能比對中國企業的大。「因為中國並不一定非要買美國的大豆。他們可以從南美購買。他們也不一定非要購買波音飛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Bildagentur-online華盛頓和北京為這一輪關稅措施設定的實施時間都是7月6日,在那之前中美貿易戰是否還有可能「懸崖勒馬」?也有專家認為,中國採取以牙還牙的方式回擊是一個錯誤,因為這會迫使川普采取進一步的報復。究竟狹路相逢,誰能取勝,還需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T. Peter 威脅籌碼再升高
貿易戰前一晚,川普在進入空軍一號前對記者說:「兩周內再課160億,我們還有2千億的額度。要是他們再回課2千億,我們又還有差不多3千億的籌碼。懂了嗎? 所以我們有5百加2千加3千左右。」
這與先前提出的數字有落差。
6月18日,川普透過白宮做出聲明,已指示貿易代表考慮對價值2千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額外關稅,稅率10%;如果中方因此再對美加徵關稅,美方則會對另外價值2千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額外關稅,總額高達4.5千億。
川普的最新說法比之前的高出一千億,幾乎相當於去年自中國進口總額。
關稅之役連鎖效應
如果中美沒有辦法談成共識,又互不妥協,以雙方一報還一報的邏輯走下去,接下來可能會按照這個劇本發展:
1. 美國開啟第一波關稅,先向總價340億美元、818項中國進口商品課征25%關稅,包括航空航天、通信技術、汽車零件等。
2. 中國對同等價值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等額關稅,包括農產品、汽車等。
3. 美國第二波關稅包含284項、價值160億美元,受益於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的產品。
4. 中國展開報復。
5. 美國先後對價值2千億以及3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第一、二步已經在7月6日這天成真,但是之後的每一步都仍有變數。美國官員正在考慮第3步,2周內會有定案。後面的第4步與第5步都還沒有確定的時間表。因此,上述純粹是川普对於最壞情況的沙盤推演。但未來實際發展還有待觀察。
關稅以外的「武器」
中國因為貿易出超,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征關稅的籌碼較少。但是,除了關稅,中國還有其他策略可以消耗美國戰力。
《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國警告要進行「品質型」報復措施,包括在海關、檢疫和防火檢查等監管措施方面刁難美國公司。
這個說法不是沒有憑據。
五月初中美代表談判時,中國將美國進口水果的檢查時間拉長,導致水果腐壞。政府遲遲沒有批准晶片製造商高通 (Qualcomm)收購荷蘭恩智浦半導體 (NXP Semiconductors)計畫。法院又以侵犯版權為由,下令暫停美國半導體工廠美光(Micron)26種產品在華銷售。
雖然這些事件無法證明和中美貿易戰有直接關係,但都被指為是中國面對衝突時的可能策略。
美中「貿易戰」將在7月6日迎來一個關鍵的日子。兩國此前都將各自加徵數百億美元關稅的生效日期定在了這一天。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德國之聲帶您詳細回顧。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inneapolis Star Tribune此輪中美「貿易戰」早在去年就初露端倪: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宣佈對中國進行301調查。《1974年貿易法案》第301條被稱為美國單邊貿易保護政策的核武器。
圖片來源: Reuters/K. Lamarque兩會前夕,習近平智囊劉鶴訪美,與美國財長姆努欽、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川普经濟顧問考恩會晤,同美方討論「中美關係和兩國經貿領域合作」。有分析認為,劉鶴此行或是為中美貿易摩擦降溫。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3月8日,美國總川普签署公告,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徴税。後來,歐盟獲得一個月的豁免期並延長一次,但此後未能再次延長。
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3月22日,川普宣布,根據301調查,對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後發布清單為500億美元)。4月,川普再次表示,考慮對從中國進口的額外的1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
圖片來源: Reuters/J. Ernst作為回應,中國商務部先是宣佈對美國約30億美元產品中止減稅,隨後在美國公佈清單後,宣佈將對美國大豆等加徵25%關稅,涉及金額約500億美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宣佈,將降低汽車關稅、改善智慧財產權保护等,被外界視為間接回應了美國的要求。次日,川普发推特感謝「習近平主席的友善言辭」。12日,中國商務部否認是「讓步」,稱相關舉措與中美經貿摩擦沒有關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Li Xueren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因中興違反美國政府制裁禁令向伊朗等國出口,將禁止該公司從美國市場購買元器件,期限7年。5月,中興發布公告,公司主要經營活動無以為繼。5月13日,峰迴路轉,川普发推特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合作讓中興恢復營運。川普的這一表態引起國會兩黨一些議員的批評。6月7日,美國商務部表示,中興通訊已同意支付10億美元的罰款,外加交由第三方保管的4億美元。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L. Gene5月17日,任中國副總理的劉鶴再度赴美談判。5月18日,中國外交部否認向美方「讓步2000億」,即讓美國削減貿易赤字2000億美元的說法。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 News Agency談判後,5月20日,美國財長姆努欽表示,雙方已同意暫停加徵關稅。姆努欽稱,美中談判持續期間,美國已暫停向1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計劃。
圖片來源: Reuters/A.P. Bernstein5月29日,白宮宣佈,將在6月15日前公佈對約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徵收25%關稅的清單。此外,在6月底以前,還將公佈投資限制規定,加強對與「工業重要技術收購」相關的中國個人及實體的出口管控。中國外交部斥之為「變臉」,並重申「中方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貿易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MediaPunch/CNP/C. Kleponis6月6日,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稱,此前一周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與中國經濟顧問劉鶴在北京會晤時,中國提出在協議開始執行的第一年裡,向美國購買近700億美元的能源、農業和製造業產品,前提是川普政府暫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圖片來源: Reuters6月15日,美國公佈對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的清單。據路透社報導,加徵關稅將分為兩步,第一步是今年4月公佈的加稅產品清單中的818個產品,價值約340億美元,從7月6日開始實行。第二步是新提出的284個中國產品,價值約160億美元。這部分產品被認為受益於包括「中國製造2025」在內的中國工業補貼計劃。這部分產品將在發布公告徵求意見後生效。
圖片來源: Reuters/Stringer6月16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將對美國大豆等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加徵關稅,稅率為25%,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340億美元,將從2018年7月6日起生效。同時,中方擬對自美進口的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涉及金額約160億美元,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另行公告。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Andy Wong6月18日,川普称政府正在預備對另外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10%的關稅。他在聲明中稱,中國顯然沒有意圖改變有關獲取美國智慧財產權和技術的不公平做法。「如果中國不改變這些做法,並且堅持實行它所宣佈的加徵關稅措施,那麼,(美國)這些關稅就將落實。」6月19日,中國商務部回應,稱之為「極限施壓和訛詐」,「如果美方失去理性、出台清單,中方將不得不採取數量型和品質型相結合的綜合措施,做出強有力反制」。
圖片來源: Reuters/L. Millis6月27日,川普政府收回了一項對中國在美投資實行更嚴格限制的計劃,取而代之的是,支持國會擴大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權力。該機構負責審查外國投資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5月底,川普政府曾承諾將在6月底以前公佈限制投資的規定。與此同時,7月6日將是一個關鍵的日子。這一天是美國和中國宣佈將實施各自500億美元加徵關稅措施的日期。
圖片來源: d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