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關係新年新跡象?中朝、中俄友好不走樣

2024年1月1日

在中美正式建交45周年的日子裡,兩國元首互致賀信。有評論認為這預示著中美關係在新年裡的良好開端。此外,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分別與北韓和俄羅斯領導人互致賀電。

中美兩國關係雨過天晴?
中美兩國關係雨過天晴?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B. Trotzki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4年1月1日是中美兩國正式建交45周年的日子。中國外交部網站當天發布消息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互致賀信,祝賀兩國建交。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45年來,中美關係歷經風雨,總體向前發展,不僅增進了兩國人民的福祉,也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他補充道,歷史已經並將繼續充分證明,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中美兩個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理應成為新時期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方向。

根據中國外交部的消息,拜登在賀信中表示,1979年建交以來,美中之間的聯繫促進了美國、中國和全世界的繁榮和機遇。這名美國總統指出,其致力於負責任地管理這一重要關係,並期待"在我們的前任們以及我們多次會晤和討論取得進展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美中關係"。美國官方尚未發布拜登的賀信內容。

習近平還在信中特別提到在三藩市與拜登舉行的會晤,他認為這場會晤開闢了面向未來的"三藩市願景",為中美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他強調,願同拜登總統共同努力,繼續為中美關係把舵領航。

去年11月,習近平六年來首次訪問美國,參加備受外界矚目的"拜習會"。由於在國家安全、經貿、台灣、人權等問題上的爭議和分歧,中美兩國關係持續緊張,中方去年早些時候曾公開表示"中美關係正處於兩國建交以來的歷史低點"。

良好開端?

就中美首腦新年第一天的互動,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朱鋒向香港《南華早報》分析道,這預示著2024年中美關係開了一個"好兆頭"。他認為,這些訊息表明溝通的大門依然敞開。朱鋒預計,今年中美高層接觸和各領域對話將繼續進行。在朱鋒看來,雙方都真切意識到當前動蕩的全球局勢,保持中美之間的對話、協調和溝通非常重要。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中美關係專家呂祥注意到了自中美首腦峰會以來兩國關係的改善,並表示新年互致賀信顯示了中國政府繼續穩定和發展中美關係的意願。呂祥向《南華早報》指出,中國已明確表示,不僅從中國的角度,而且從世界格局的角度來看待兩國關係,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挑戰的情況下,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警告說:"然而,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從南海到台灣海峽,雙方有時距離危機非常近,簡直只有幾米之遙。"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媒新華社2023年12月31日發表時評,強調繼往開來,推動中美關係"再出發"。評論指出,中美兩國之所以能夠打破堅冰建立外交關係,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雙方都堅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原則,擱置了彼此意識形態的差異。文章繼續寫道:"45年後的今天,中美在很多方面仍然不同,但並不妨礙雙方求同存異發展雙邊關係。雙方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改變對方,而是應該尊重彼此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尊重各自發展權利。"

開啟"中朝友好年"

周一當天,中國外交部還發布了中朝兩國最高領導人互致新年賀電的消息。在賀電中,中朝兩國領導人共同宣佈將2024年確定為"中朝友好年"並啟動系列活動。習近平強調,新時期新形勢下,中國黨和政府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朝關係,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傳統友好合作關係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針。

北韓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在賀電中表示,2024年是朝中建交75周年,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朝中兩國各自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際形勢複雜演變。他堅信,在新的一年,朝中友誼牢不可破將得到充分彰顯。

而在兩天前舉行的北韓勞動黨年終會議上,金正恩拋出強硬言論。他誓言要在2024年再發射三顆軍事偵察衛星,擴大核武生產規模。他同時警告,朝鮮半島隨時可能爆發戰爭已成既定事實。這名北韓最高領導人將韓朝關係定性為敵對關係,表示將不再尋求與韓國的和解與統一。韓國情報機構則預計,北韓或於今年年初發起武力挑釁。

中俄元首互致新年賀電

在中朝領導人互致賀電的前一天,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也互致了新年賀電。中國外交部網站的消息顯示,習近平在電話中指出,2023年,面對百年變局和動蕩的國際地區形勢,中俄關係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沿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前行。習近平還表示,願同普丁總統保持密切交往,以慶祝兩國建交75周年和舉辦中俄文化年為契機,引領兩國不斷增進互信,拓展合作,傳承友好,確保中俄關係沿著正確的道路行穩致遠。

普丁則提到,即將過去的一年,雙方兩度舉行會晤,為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全方位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兩國經貿合作蓬勃發展,雙邊貿易額提前突破2000億美元目標,創下新紀錄。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