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第14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週三(7月2日)在達蘭薩拉發佈聲明稱:「我根據民眾的誠摯願望,決定延續達賴喇嘛尊者的轉世傳承。」此前,達賴喇嘛在2011年曾主張,由信眾決定是否延續達賴喇嘛的轉世體系。
聲明表示,過去14年以來,藏傳佛教各大宗派的領袖、西藏人民議會及藏人特別大會、藏人行政中央、民間團體和各地華人信眾,皆懇請他延續達賴喇嘛尊者的轉世體系,「尤其是來自西藏境內的藏人團體及個人,透過各種渠道,皆以口述或書面等各種形式誠心祈求,必須延續達賴喇嘛尊者的轉世體系。」
達賴喇嘛的繼任計畫對於藏人抵抗中國政府、維護身份認同,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達賴喇嘛聲明表示,尋找、認證轉世之重任將由達賴喇嘛的喇章-噶丹頗章信託基金之董事會負責,並按照歷史傳統尋訪、認證。他強調,除了該項轉世機制外,「任誰皆不具備認證轉世的正當性,這一原則永遠不會改變!」
達賴喇嘛首次暗示轉世制度會延續
達賴喇嘛7月6日將迎來90歲大壽,西藏宗教高層2日在達蘭薩拉展開一連3天的宗教會議。達賴喇嘛雖然沒有親自出席,但在會議首日透過影像發佈該聲明。西藏宗教高層可能會這3天的會議期間,進一步討論有關事宜。
達賴喇嘛週三的說法可預期將激怒中國。中國長期聲稱西藏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張只有中國政府有權批准下一任宗教領袖。中國堅稱,轉世靈童必須在中國藏區尋找。達賴喇嘛則敦促信眾拒絕北京挑選的轉世人選。
達賴喇嘛在1959年西藏抵抗中國統治的起義失敗後,逃往印度。儘管他主張「中間道路」,不尋求西藏獨立,但中國仍視達賴喇嘛為危險的分裂分子。
此前,達賴喇嘛曾經表示過,他的繼任者將誕生於「自由世界」,也提過可能是一位女性。
許多觀察人士認為,最終可能出現兩位達賴喇嘛轉世者,一位是由北京任命,另一位則是由忠於現任達賴喇嘛的轉世體系任命。
一名流亡達蘭薩拉、不願具名的藏人告訴DW,「兩個達賴喇嘛」就像之前的班禪喇嘛事件一樣,藏人不會遷怒於中國指定的班禪喇嘛,但絕對不會承認、尊重他,「放在達賴喇嘛轉世的情況上也是一樣」。
70年前的10月7日,西藏昌都戰役打響。由於藏軍和解放軍之間兵力及戰鬥力懸殊過大,藏軍主力被消滅,這最終也直接導致西藏噶廈 被迫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西藏的主權。
圖片來源: Three Lions/Getty Images1949年11月23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指出:西藏問題,應責成西北局擔負主要的責任,西南局則擔任第二的責任。彭德懷收到電報後派第一野戰軍政治部聯絡部部長范明進行調查,後來發現從西北入藏難度甚大,完成入藏準備需要兩年。彭德懷向毛澤東匯報調查結果之後,毛澤東決定,將進軍西藏的重任改交給了第二野戰軍。
圖片來源: Public Domain中國問題專家威格爾(Oskar Weggel )描述的昌都戰役在陽光普照但卻又是寒冷無比的10月的一天爆發。解放軍多個師一同向青藏高原進發。
圖片來源: Keystone/Getty Images解放軍在進軍西藏的過程中,比起來同藏軍之間進行的戰鬥,克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改善極其缺乏的基礎設施顯然要更困難得多。
圖片來源: United Archives/picture-alliance農牧社會的西藏原本只擁有極少數適合載重交通通行的現代化公路。圖為解放軍在西藏修建水泥公路。
圖片來源: Keystone/Getty Images圖片來源: Xinhua/Imago Images 1950年10月7日,昌都戰役在解放軍同無論在兵力到裝備都明顯落於下風的藏軍之間展開。近兩周後,10月19日,2700名藏兵繳械投降。據記載,在這場戰役中,解放軍和藏軍的傷亡人數分別為114人和180人。昌都戰役之後,藏人放棄了武裝抵抗。
圖片來源: Three Lions/Getty Images昌都戰役的失利讓西藏噶廈政府別無選擇。1951年5月23日, 西藏噶廈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代表團在北京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簡稱《十七條協議》)。 隨後,當時年僅15歲的達賴喇嘛決定暫不離開西藏,並於1951年10月正式同意了《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圖片來源: Keystone/Getty Images1954年,十四世達賴喇嘛首次在北京拜訪毛澤東。當年9月,他以西藏代表的身份參加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幻象。此後不久西藏起義運動受到鎮壓,1959年,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在這之後,文革期間西藏文化遭到大規模破壞,西藏的自治地位也越來越弱。
圖片來源: AP 邊巴次仁警告中國勿干涉轉世程序
在週三宗教會議的媒體記者會上,西藏流亡政府、藏人行政中央的司政邊巴次仁表示,世界各地的藏人「以虔誠的心提出懇切請求」,希望達賴喇嘛的轉世地位能夠繼續保留。
他說:「面對如此強烈的請求,尊者表現出了無限的慈悲,並最終同意在他90歲生日這個特殊時刻接受我們的呼籲。」
邊巴次仁也批評中國持續打壓西藏:「如果你看看中國政府在西藏制定的所有政策和計畫,全部都是針對摧毀藏民族身份而來。他們的信念是:如果沒有民族,就不會有民族問題。」
他並警告中國,不要干涉達賴喇嘛的轉世傳承程序,稱這是「獨特的藏傳佛教傳統」,「我們不僅強烈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利用轉世這個話題謀取政治利益,而且絕對不會接受這種做法。」
1959年3月10日,有關達賴喇嘛可能遭到綁架的消息傳出後,抗議活動激化為暴力衝突。3月17日,以婦女為主的數千示威者聚集在布達拉宮門前,抗議共產黨政權的佔領和壓迫。幾個小時之後,武裝衝突爆發。
圖片來源: AP1959年3月28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命令,宣佈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代行西藏地方政府職權。任命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為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代理主任委員。當年21歲的班禪喇嘛對中共不乏好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KPA毛澤東將達賴喇嘛出逃看作是一個將他定義為叛徒的絕好機會。一周之前,毛澤東已筆頭指示:如果達賴喇嘛與他的隨從一起逃跑,「我軍一概不要阻攔。」1959年3月21日,也就是逃亡的第四天,23歲的達賴喇嘛翻越惹嘎拉山口來到藏南。
圖片來源: AP當流亡印度的達賴喇嘛在阿薩姆獲得友好的政治庇護後,中印關係更由緊張轉為敵對。
圖片來源: AP西藏的武裝力量無法抵禦中國人民解放軍。但西藏的險峻地形構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因此,中國軍隊必須為進藏修建新的橋樑。直到1954年,從原屬西藏的安多地區(今青海省)到拉薩的第一條公路才正式修通。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KPA作為回訪,達賴喇嘛於1959年9月4日前往新德里的尼赫魯府邸做客,與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甘地進行了交談。
圖片來源: AP西藏起義之後,許多藏民追隨達賴喇嘛,歷盡險阻,長途跋涉逃往印度。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1951年,拉薩政府與北京方面簽署《十七條協議》,被迫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接受「人民民主社會」的改造。作為條件,中央政府允許西藏在改革上實行較長的過渡期。協議也規定西藏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保持西藏現行的制度不變。1954年9月,十四世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入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1959年4月,中國方面加強了中印邊境的駐軍,並封鎖了通往尼泊爾和克什米爾拉達克的關口。西藏起義使得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的中印關係一觸即發。1959年8月和10月發生在邊境一帶的武裝衝突更使雙邊關係雪上加霜。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1959年三月底,一群藏人在印度邊境城市噶倫堡(Kalimpong)舉行抗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從1956年開始,西藏的社會主義改造和針對「達賴集團」的鬥爭進一步深化,尤其以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為甚。越來越多的藏人起來反抗漢人的統治。1959年3月10日,有關達賴喇嘛可能遭到綁架的消息傳出後,抗議活動激化為暴力衝突。3月17日,以婦女為主的數千示威者聚集在布達拉宮門前,抗議共產黨政權的佔領和壓迫。幾個小時之後,武裝衝突爆發。
圖片來源: AP在1954年10月13日召開的首屆人大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毛澤東與達賴喇嘛向外界展示了友好融洽的關係。毛澤東一直清楚地知道,「西藏問題」不能單純以軍事方式得以解決。然而,他低估了西藏歷史和文化的特殊性,這一錯誤為1959年爆發的西藏起義埋下了伏筆。
圖片來源: AP1959年3月17日,正在羅布林卡夏宮內的達賴喇嘛聽到附近傳來槍聲,決定出逃。與此同時,解放軍在拉薩河谷向起義者開火。
圖片來源: AP一扇木板門標誌著印度與西藏之間的邊界。攝於1959年4月初。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為了防止暴動規模擴大,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1959年3月20日決定向西藏增派部隊,發起「全面反攻」。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KPA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內戰勝利後開始制定將西藏從政教合一的舊有制度中「解放」出來的初步計劃。當時,西藏實際上處於政治獨立的狀態。為防止西藏的獨立地位在國際上得到承認,毛澤東很早就意識到要盡快解決「西藏問題」,推進中國的「統一」。1950年10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向西藏進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akg-images不久,西藏起義被鎮壓。這張圖片攝於3月21日,畫面上的起義民兵正在等待被押往監獄。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西藏起義者在拉薩向解放軍繳械。這張圖片的拍攝時間不詳,1959年4月13日由紐約一家圖片新聞社首次發表。
圖片來源: AP達賴喇嘛獲得政治避難許可之後,於1959年九月首訪印度首都新德里,並在那裡受到了熱情接待。在西藏起義發生8個月後,中印這兩個在50年代交好並共同從中獲益的鄰邦變成了敵人。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 - TopFoto1959年3月,大批西藏難民抵達印度米薩馬裡的過渡性營地。
圖片來源: ullstein bild儘管如此,達賴喇嘛及其隨從仍然受到追蹤。在貼身護衛及「四水六崗護教志願軍」的護衛下,達賴喇嘛於1959年3月31日越過了中印邊界。
圖片來源: AP1959年4月24日,印度總理尼赫魯前往喜瑪拉雅山腳下的穆索裡會見達賴喇嘛。此前幾天,也就是4月18日,顯然受到印度支持的達賴喇嘛要求西藏從中國獨立出來。
圖片來源: AP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