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五角大樓經過數月分析認為,今年2月在其領空被擊落的中國氣球沒有收集情報。周四(6月29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Pat Ryder)說:「我們現在的評估認為,氣球經過、飛越美國上空的時候,並沒有蒐集(情資)。」
賴德表示,美國採取了行動,以避免該氣球進行情報蒐集。「我們的努力當然有助於此。」 賴德說,美方清楚,該氣球具備收集情報的能力。
今年2月2日,美國國防部通報北美空防司令部偵測到一艘飛行物自阿拉斯加侵入美國和加拿大領空。美方懷疑氣球為蒐集情報所用高空偵測氣球,經推定檢測,此飛行物源自中國,中方承認漂浮物來自中國,為民用無人飛艇,否認是間諜氣球。美軍於2月4日下午在南卡羅來納州臨近海域上空擊落中國間諜氣球,打撈後由多個美國情報部門檢測分析。
美媒:被擊落的中國氣球使用美國技術
此外,賴德沒有證實此前美媒有關氣球使用美國技術的報導。但賴德表示,過去中國製造的無人機曾使用過市場上購買的現成美國產品。
根據《華爾街日報》發表的一篇報導,美國幾所國防情報機構分析發現,來自中國的這只間諜氣球上使用了美國製造的商用設備,其中一些設備可以在網上購買到。另外氣球上還安裝了中國的專業感測器和其它設備,可以收集照片、影片以及其它訊息傳送回中國。
報導指出,這些發現說明這只氣球進行的是間諜活動,而不是像中國方面所稱的是一隻用來觀測氣象的氣象氣球。
參與調查的官員說,這只氣球使用了現成和專門的設備,是中國政府在監視方面的一次創造性嘗試。
報導指出,美國官員認為這只間諜氣球似乎沒有將在加拿大和美國上空飛行8天採集的數據傳送回中國;官員們拒絕透露該飛行器是否出現故障。
氣球事件加劇了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美國譴責中方侵犯領空違反國際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因此取消了訪問中國的計劃。
美軍在2月4日擊落一個中國疑似間諜氣球之後,現已打撈到包括主要的感測器和電子裝置在內的一些重要殘骸。中國堅稱該高空氣球是誤入美國領空的民用性質的無人飛艇,同時指責美國反應過度。
圖片來源: U.S. Fleet Forces/U.S. Navy photo/REUTERS中國的一個氣球在美國本土上空飄蕩了數日之後,2月4日,美軍在南卡羅來納州沿海水域將其擊落。美國指責中國利用氣球進行間諜活動。但中國方面表示,這只是一個失控的氣象氣球。
圖片來源: Chad Fish/AP/picture alliance被擊落的氣球墜入距離南卡羅來納州海岸幾英裡處的大海中。美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對氣球墜落的地區進行定位,並派出直升機和艦艇在墜落區域梳理尋找氣球殘骸。
圖片來源: US-NAVY/AFP看上去像是漁民們正在捕撈一個超大的水母,但實際上這是美軍的一個負責處理爆炸物的小組成員在海上打撈中國氣球被擊落後的殘骸。這個氣球直徑大約達到61米,重量相當於一架小型客機。
圖片來源: U.S. Fleet Forces/U.S. Navy photo/REUTERS由於氣球尺寸巨大,而且對其安全性的不確定性,美國最終決定在海上擊落。氣球墜落地區的水深約為15米。美軍正在努力打撈更多的殘骸,以便更準確地瞭解這個飛行物的實際用途。
圖片來源: US NAVY/AFP美軍使用了包括水下無人機等特殊裝備搜索並打撈氣球殘骸。「探路者」級海洋測量船利用聲納技術在墜落區尋找殘骸碎片。據美軍的說法,搜索面積約為2.25平方公里。
圖片來源: Nell Redmond/AP Photo/picture alliance美軍北方司令部2月13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打撈團隊從氣球墜落處尋獲了一些重要的殘骸,包括確認所有主要的感測器和電子裝置,以及整體結構的大塊物件」。
圖片來源: US NAVY/AFP美國擊落中國疑似間諜氣球之後,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加劇。此間,中國國防部長曾拒絕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通電話來討論與氣球相關的事宜。中方稱美國的擊落行動是過度反應,違反了國際準則。美國商務部則將與北京疑似間諜氣球計劃有關的中國6個實體添加到出口黑名單中。過去幾天,美軍在美國西北部阿拉斯加州海岸、加拿大西北部的育空地區,以及美加邊境休倫湖的上空又分別擊落了三個飛行體。
圖片來源: Damian Dovarganes/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中方稱所謂的間諜氣球為用於氣象等科研目的的民用無人飛艇,因受西風影響偏航誤入領空,指美方擊毀氣球為「過度反應」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並保留對同類事件作出處理的權利。但對於「民用無人飛艇」為哪間中國公司、企業或部門所有,中國外交部未明確回應。
更多閱讀:德語媒體:氣球預示中美必有一戰?
6月20日,結束了對北京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美國媒體MSNBC採訪時說,「氣球事件應該結束了」。他在採訪中表示:「我們做了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來保護我們的利益,我們說了我們需要說的話,我們也明確表達了應該明確表達的內容,以確保這種情況不再發生。因此,只要它不再發生,這一章就應該結束了。」
不過就在同一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加州舉行的一場競選募款活動上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為「獨裁者」。他在演講中說:「習近平特別生氣的原因是,我擊落那個裝滿兩車間諜設備的氣球時,他不知道它(氣球)在那裡。這對獨裁者們來說尤其尷尬,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那裡不應該是它的目的地,因風力它偏離了航線。」
拜登的這番表述引起北京的極大不滿。次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說,「美方的言論極其荒謬, 極不負責,嚴重違背基本事實,嚴重違背外交禮儀,嚴重侵犯中方政治尊嚴,是公開的政治挑釁。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5日,布林肯在美國CBS電視台「面對國家」訪談節目中說:「總統講話一向非常坦率,很直接。他表達得很清晰,他也是在為我們所有人說話。」
布林肯強調說:「我在這次旅行中對我的中方同行說,我們會繼續做你們不喜歡的事,說你們不喜歡的話,就像你們無疑也會繼續做我們不喜歡的事,說我們不喜歡的話一樣。」
因」間諜氣球「風波推遲訪問4個多月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18日至19日終於進行了出任國務卿以來首次對中國的訪問。在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的背景下,從布林肯抵達北京首都機場時只有低級別官員接機,到最後懸念揭曉,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和他會面,所有的細節都在外界的密切注視下。
圖片來源: Leah Millis/REUTERS布林肯此次北京之行是美國國務卿5年來首次訪華,也是拜登政府上台後美方訪華的最高級別官員。不過,當布林肯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時,沒有紅地毯,沒有人獻花,到場迎接的中方官員只有相對級別較低的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有意思的是,機場地面還畫有幾道紅線,而現場照片也正好捕捉到布林肯腳踩「紅線」的瞬間。在中美關係處於歷史性低谷之際,所有這一切似乎都具有象徵性意義。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除了希拉蕊‧克林頓2012年作為國務卿訪華時中方為她鋪了紅地毯外,克裡、提勒森、蓬佩奧等美國國務卿抵達中國時,停機坪也沒有紅地毯。
圖片來源: Leah Millis/REUTERS布林肯6月18日早上抵達北京,下午抵達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會談。不過,中國央視18日晚上7時播出的《新聞聯播》卻沒報導此事。對於布林肯和秦剛長達6、7個小時的會談,中國官媒新華社等只報導了秦剛以訓誡口氣表達的中方立場,但未提布林肯說了什麼。新華社稱,秦剛表示,「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建交以來的最低谷」,並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最突出的風險」。
圖片來源: LEAH MILLIS/REUTERS布林肯在與秦剛會談後在推特寫道,雙方討論了如何通過開放的溝通渠道負責任地管理兩國的關係。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指出,布林肯強調了雙方保持溝通渠道暢通的重要性,提出和中國在一些議題上可以合作,但同時表示,美國將繼續保護美國人的利益,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華爾街日報》先前分析,美中最近恢復對話的驅動力之一,是定於11月在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北京希望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該會議並與美國總統拜登單獨會面鋪平道路。
圖片來源: LEAH MILLIS/REUTERS從現場照片可以看到,在布林肯率領的美方代表團分別與中國外長秦剛以及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為首的中方代表團會晤時,除秦剛、王毅以外的中方人員都戴著口罩,美方人員除布林肯外也「入鄉隨俗」地戴上了口罩。今年3月北京斡旋沙伊兩國達成協議的畫面顯示,在三方會談上,所有官員都沒戴口罩,與現在布林肯會晤北京官員的畫面形成鮮明對比。
圖片來源: Leah Millis/REUTERS直到最後一刻,中國國家主席、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是否會接見布林肯一直是一個懸念。就在布林肯抵達北京的前夕,中國主席習近平會見了微軟前總裁蓋茨,稱其是老朋友,並表示他始終寄希望於美國人民。分析家認為,如果習近平不見布林肯,那中美關係將會更加堪憂。如果見,雙方關係可望進一步緩和,習近平11月赴三藩市參加APEC峰會時也可能對美國進行一次正式訪問。
圖片來源: Li Xueren/Xinhua/IMAGO按慣例,美國國務卿訪華,中國領導人都會與之會晤。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布林肯前任蓬佩奧2018年10月訪問中國時,習近平就沒有見他。當時,中美貿易戰已經登場,美國副總統彭斯剛剛發表強硬的對華政策演講,雙方關係非常緊張。如今,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在中國氣球侵入美國領空事件後推遲訪華的布林肯,意味著中美將保持高層溝通,而布林肯也達成訪華前宣佈的與中國進行「坦率、直接和具有建設性」討論的主要目標。會談中,習近平坐在正中,左右手的長桌分別坐著中美官員。習近平和布林肯均沒有戴口罩,而此前在與布林肯會晤中沒有戴口罩的秦剛和王毅則和其他官員一樣戴上了口罩。
圖片來源: Leah Millis/Pool/REUTERS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