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重要的是美中關係"
2013年4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周四(4月4日)結束為期四日的訪美行程。美國總統歐巴馬周二在白宮接見李顯龍時重申美國對亞太地區和平和繁榮的承諾,稱讚後者是美國"在國際舞台上優秀的夥伴",兩國在軍事、經貿領域的合作使美國得以有效維持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德國之聲就新加坡在亞洲地區所扮演的政治和經濟角色,以及如何協調美中關係等議題,專訪新加坡官委議員、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SIIA)董事方國威(Nicholas Fang)。
德國之聲:美國和新加坡之間多年來在地區安全、反恐、經貿等方面都維持著密切關係。歐巴馬總統2011年提出將"重心轉移亞洲"(Pivot to Asia)的策略,積極推動與亞洲國家的關係。新加坡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方國威:很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在亞洲一直相當活躍,這並非從零開始的戰略,美國過去持續參與亞洲、亞太地區以及東協事務。新美關係的歷史相當悠久,也並不是突然間開始支持美國重返亞洲的。兩國在許多領域上都存在合作關係,在經貿方面,美國是新加坡非常重要的貿易和生意 夥伴,新加坡常年來是許多美國公司欲在東南亞和亞太地區擴張時的總部和據點 。與此同時,新美眾所周知的合作是在軍事方面,新加坡一直支持美國在這個地區的軍事項目,最知名的是美國在新加坡部署瀕海戰艦,總數應該是四艘,目前已經有一艘抵達。這是新加坡與美國的合作方式之一。李顯龍總理和歐巴馬總統的會晤也顯示出,這些關係將持續並且往上述方向發展。
新加坡在東協中的角色為何呢?
方國威:我認為新加坡作為東協的創始成員國之一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東協是一個中立平台,其宗旨是與各國維持友好關係,包括與美國、中國、日本和韓國。我們在這個區域中擁有良好的關係。通過中立、不具威脅性的東協平台,新加坡得以幫助美國參與到更多本地區國家交流。這是促使主要國家或超級強國能和平交流的有效方式。
李顯龍總理曾經在接受訪問時提到,亞洲所有國家都希望能從中國的崛起中獲益,同時也維持與其他國家,如美國、印度和歐盟的友好關係。對新加坡而言,維持這樣的平衡有何難度嗎?
方國威:這並不困難。承上所述,這個中立平衡關係並非新鮮事。傳統上新加坡一直與中國和美國維持良好關係,而且可以追溯至數十年。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這是新加坡在中國對全球開放的第一階段時,與中方共同合作設立的。同時,我們鮮少在雙邊衝突中選邊站,而且一直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糾紛。李顯龍總理在訪美時也清楚表明,在亞洲,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不是新中、新美關係,或是美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是美中關係。新加坡希望這兩國的關係能正面發展。新加坡謹守的信念便是不向任何一方靠攏,否則便違背了新加坡在地區維持中立並與各方合作的作法。
美國正積極推動11國間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新加坡也參與其中。這項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而言有何重要性?
方國威: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對美國貿易政策而言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這可以說是歐巴馬政府最重要的貿易政策,也是歐巴馬總統重返亞洲的明顯舉措,如果這個貿易協定談判成功,它將打造亞太地區的經濟結構,使美國與其固有自由貿易協定(FTA)夥伴國間的關係和諧,或許會吸引新的國家參與,在全球經濟議題上建立新的區域規則,這對亞洲而言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未來數十年內驅動全球經濟增長。
中國方面如何看待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呢?
方國威:當然,TPP很可能被解讀為美國壓制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的方式。在延攬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後,這個協定變得更具重要性,甚至能與中國抗衡。但不能忘記的是,在發展TPP的同時,我們也在商討"區域全面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簡稱RCEP),後者並非TPP的必要平衡,但它同樣是由新加坡政府與地區內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共同支持的重要項目。 我認為,TPP和RCEP都是朝長遠且廣泛的亞太協議的踏腳石,屆時可能包含亞太經合組織的20個成員國以及東協的10個成員國。
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和紐西蘭和東協十國都將參與區域全面夥伴關係協定。雖然它不似TPP般全面且具開創性,但將對地區的經濟成長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也是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建立多邊貿易關係的方式。所以我不認為TPP對中國構成威脅。未來RCEP與TPP的合作或同步成長,應能消除的疑慮,讓中國知道這個區域的國家致力於互相合作,而非排擠其中一方,進而與另一方合作。
採訪記者:張筠青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