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今天的富裕 明天的文明

2013年5月30日

南京少年在埃及盧克索神廟上"到此一遊"的舉動引發中國人對同胞在海外各種不雅行為的大討論。事實上"到此一遊"僅是冰山一角:使用假結婚證在馬爾地夫获得蜜月行優惠,在高雄機場讓小孩子隨地大小便……種類繁多。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丁錦昊到此一遊"的事在網路上被曝光之後,微博上掀起了對中國遊客不雅行徑的大討論。人們在憤怒之餘也開始自省。

這樣的事情以前被揭露出來中國人很有可能會想,這是對善良的中國人民的"惡毒攻擊",但現在這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的國民開始認真思考,為什麼中國遊客會做出如此"不端""不雅"的行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說:"客觀地說,中國遊客的文明程度比較低。"

"海外旅遊是一種新的享受形式,能夠負擔得起海外旅行的中國人互相攀比,容易炫耀。一些中國遊客只借著海外旅遊出過一次國,他們往往缺少經驗,對海外規則和習慣也不瞭解。"

中國15歲少年在具有3500年歷史的埃及古廟上涂寫"到此一遊"的事產生的轟動效應甚至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都做出表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近日在例行記者會表示,"近年來到國外旅遊的中國民眾越來越多,希望他們能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有文明的舉止,增進中國與各國的友好感情"。

埃及古廟上「到此一遊」的字跡已經被清除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類似的中國遊客在海外的不雅行為中也比較出名的例子是,一位年輕的母親讓她的孩子在台灣高雄機場隨地大小便,雖然距離他們幾米外就是廁所。這位母親也沒有事先在地上鋪上報紙。

"不文明行為"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今年5月召開的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出國旅遊的同時也要看到,"部分遊客的素質和修養還不高,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旅遊景區亂刻字、過馬路時闖紅燈、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常常遭到媒體的非議,有損國人形象,影響比較惡劣"。

中國國家旅遊局5月底再次發布《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和《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提出中國遊客應該注意著裝得體,不要大聲喧嘩,提倡文明旅遊。

去年前往海外旅行的中國遊客數量超過8300萬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必須要強調的是,大量中國新興富裕階層在赴往海外旅行的時候,為當地經濟帶來效益的同時,他們的行為舉止也非常得體,對當地文化和風俗也十分尊重。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sation)的數據,去年前往海外旅行的中國遊客數量超過8300萬,旅遊支出達到102億美元。

到2020年,每年前往海外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預計將達到2億人。

美國、日本和台灣最早一批富裕階層最先開始海外旅行時,也因為自己不得體的行為招致大量批評之聲。

浙江旅遊學院王婉飛教授說:"旅遊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遊客在學習吸收當地文化的過程中,會逐漸擺脫掉身上不良的行為和習慣。"

訊息來源:路透社 編譯:洪沙

責編:雨涵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