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22歲的阿米尼(Mahsa Amini)因為穿著被認為不合適的衣服,被德黑蘭所謂的「道德警察」逮捕並帶到警察局,在那裡她陷入了昏迷。三天後,她在一家醫院去世。社群網站上發布的影片顯示,她的死亡引發了廣泛的憤怒,在伊朗數十個城市爆發了反政府集會。
伊朗總統萊西(Ebrahim Raisi)領導的政府已經部署了安全部隊,準備鎮壓抗議者。
那麼,「道德警察」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道德警察」是什麼人?
「Gasht-e-Ershad」,意思是「指導巡邏隊」,通常被稱為「道德警察」,是伊朗警察部隊的一個分支,負責在公共場合執行伊斯蘭教著裝規範的法律。
根據該規定,所有年齡到了青春期之後的婦女在公共場合必須戴頭巾和穿寬松的衣服,但是沒有規定具體年齡。在學校裡,女孩通常從7歲開始就要戴頭巾,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在其他公共場所一定要戴頭巾。
伊朗法規的一個主要部分是基於國家對伊斯蘭教法的解釋,該法要求男性和女性都要穿著得體。然而,在實踐中,「道德警察」主要針對婦女執法。
到底哪些類型的服裝屬於不合適,沒有明確的指導方針或細節規定,給每個人的解釋留下了很大的空間。「道德警察」被指控經常任意拘留婦女。
那些被「道德警察」拘留的人將會收到一份通知,或者在某些情況下被帶到所謂的「教育和咨詢中心」或警察局,參加一個關於頭巾和伊斯蘭價值觀的講座。然後,他們必須打電話讓人給送來「合適的衣服 」才能獲釋。
管了頭巾管衣服
除了頭巾之外,政府還在學校、官媒和公共活動中宣傳特定的伊斯蘭著裝規範。
然而,許多伊朗婦女找到了違抗極端保守的著裝規定的方法。許多人穿著緊身衣,將頭巾作為一個彩色的配飾,露出許多頭髮來,以此來打破界限。對於可以暴露多少頭髮,並沒有硬性規定。
伊朗議會2018年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60%至70%的伊朗婦女在公共場合沒有嚴格遵守「伊斯蘭教著裝規範」。
幾十年來,人權活動家們一直在反對強制戴頭巾,其中有幾人被判刑入獄。
在萊西領導的極端保守政府之下,各大城市增加了「道德警察」。作為抗議,數以千計的婦女開始不戴頭巾上街,一些人在網上分享自己的影片鼓勵更多人勇敢地站出來。
7月,一名婦女懇求「道德警察」官員釋放其患病的女兒的影片廣為傳播,要求取締「道德警察」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一場規模空前的抗議行動中,數百名婦女教徒開始在網上發聲,反對強制戴頭巾。甚至一些保守派人士,包括議會成員,也開始批評這項法律和「道德警察」,稱其行為導致公眾對頭巾和宗教態度的負面印象。
阿米尼之死掀起伊朗抗議浪潮
政府為什麼不取締「道德警察」?
萊西政府正面臨嚴峻的考驗,例如高得驚人的通貨膨脹,國際社會的嚴厲經濟制裁,水危機和地區緊張局勢。
公眾的不滿情緒在急劇上升。近年來,伊朗發生了幾次全國性的暴亂,並演變成暴力事件,各地還零星發生一些地方性集會。
儘管如此,一些觀察家表示,為了取悅他需要的強硬派,萊西別無選擇,只能保留「道德警察」。
「在失去這些抗議者的支持之後,這個系統(政府)將永遠失去很大一部分支持者。」獨立記者薩迪吉(Fereshte Sadeghi)在推特上寫道:「抗議者想要的遠不止拋棄強制性頭巾,他們還將繼續抗議。」她暗示伊朗面臨無數危機,最近因嚴厲的著裝規範而發生的暴力事件和示威活動只是其中之一。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40年前,霍梅尼以及支持者奪取了伊朗政權。這名政教合一的領袖巧妙利用人民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情緒,建立並鞏固了延續至今的伊朗國家體系。
圖片來源: Reuters/Official Khamenei website1979年2月1日,霍梅尼乘坐法國航空公司的客機結束流亡生涯,回到久別的德黑蘭。一名記者問他「現在什麼感覺」,霍梅尼答道:「我沒有感覺」。情感屬於世俗范疇,而霍梅尼是真主的使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1978年12月10日、11日兩天裡,估計有600萬至900萬人在伊朗各大城市走上街頭,這些抗議活動基本上是和平的,而同年9月8日舉行的抗議活動期間則發生了流血鎮壓。以巴列維國王為首的政府清楚,政權被推翻已是指日可待,毋庸置疑,將取代自己的將是宗教領袖霍梅尼。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PI還在流亡期間,霍梅尼對伊朗國王為解放婦女頒發的新政發動抨擊。新政包括,1963年伊朗婦女獲得了普選權。即便如此,大部分伊朗婦女熱切盼望霍梅尼回歸,希望伊朗君主制就此終結。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NO/Votava1971年伊朗國王和王後在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舉行盛大慶典,紀念2500年前誕生的波斯帝國。許多國家元首均到場慶賀。霍梅尼也從流亡地發來「賀電」,稱伊朗現行的君主制「殘忍、邪惡,同伊斯蘭教義背道而馳」。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kg-images/H. Vassal這是巴列維國王和王後1979年6月在流亡地墨西哥庫埃納瓦卡市(Cuerna Vaca)。在伊朗伊斯蘭革命的浪潮中,巴列維國王不得不在當年1月16日率王室逃離德黑蘭,次年7月27日,因癌症不治死於埃及開羅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PI1979年1月,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街道上,伊朗士兵同平民相互問候。士兵手持象徵和平的丁香花迎接和平。2月11日,伊朗軍隊宣佈保持中立。儘管如此,2月與4月間,革命法庭仍然將數名將軍判處死刑。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U霍梅尼返回伊朗後,立即宣佈迄今的君主制、伊朗政府以及議會為非法。他說,「我將任命一個新政府。我這樣做,基於這個民族對我的信任。」伊朗研究學者認為,在1979年年初,霍梅尼的這番話並非自欺欺人,而是當時的現實。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FY巴扎甘(Mehdi Bazargan,1908-1995)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就參加反對派運動同巴列維王朝做鬥爭,因此曾遭到多年的監禁。霍梅尼任命巴扎甘為政府第一總理,但後者卻批評霍梅尼,稱其是「戴頭巾的君主」。巴扎甘在總理的位置上只坐了9個月。
圖片來源: Iranian.com1979年11月,伊朗激進大學生佔領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並將使館人員扣留作為人質。這一行動前有傳言說,美國將保護巴列維國王重返伊朗。霍梅尼巧妙利用這一革命聲勢,將新憲法的批評者稱為「美國的盟友」給予打壓。作為宗教最高領袖,霍梅尼也是伊朗憲法制定的最高決定者。
圖片來源: Fars1989年,哈梅內伊(Ali Chamenei)被專家委員會推舉為霍梅尼的繼承者,直到今天,哈梅內伊的地位凌駕於所有機構之上。現年79歲的他並沒有前任霍梅尼的特殊魅力,但他卻忠實代表了強硬派的保守立場:拒絕任何制度性改革,毫不留情地鎮壓反對派人士。
圖片來源: Reuters/Official Khamenei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