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隊中酷刑和殺戮頻發
2025年11月23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他們『歸零』了我的孩子,」塔季揚娜‧貝科娃(Tatjana Bykowa)在一段影片中悲痛地說道。她說,她的兒子安德烈被指揮官殺害。她說出了這些指揮官的名字,並表示她恨他們。
貝科娃說,起初,他們勒索安德烈,要求他交出傷殘賠償金的一半,安德烈拒絕交出賠償金,而是用這筆錢買了一輛車,他們又向他索要這輛車。她說,由於安德烈拒絕交出汽車,他們最終殺害了他。
貝科娃向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和總檢察長辦公室提出了申訴,但沒有任何結果,她的兒子安德烈‧貝科夫被簡單地宣佈失蹤。「據我所知,他是被打死的。他躺在加利濟諾夫卡(烏克蘭頓涅茨克的一個村莊)附近的一片樹林裡,」貝科娃告訴俄羅斯獨立新聞網站、流亡媒體「Verstka」。
該網站於2025年10月啟動了一個項目,旨在揭露普遍存在的酷刑和 「歸零」(俄軍中對殺害戰友的俗稱)。Verstka還公佈了數十名涉案指揮官的姓名。
在項目啟動第二天,執政黨「統一俄羅斯」的議員亞歷山大‧帕申科(Aleksandr Paschtschenko)回應一位憤怒公民的批評,他說:「在前線,你這種言論會被歸零。」由此,他間接證實了「歸零」確實存在。
俄軍中為何發生酷刑和謀殺?
「殺害戰友只是俄軍糟糕現狀的一個方面,酷刑也十分普遍,」軍事專家尤裡‧費奧多羅夫(Juri Fjodorow)告訴德國之聲。在一些專門討論戰爭的Telegram頻道上,可以找到酷刑影片。例如,這位專家說,士兵會被指揮官扔進坑裡一兩周,被強迫吃垃圾。或者,士兵會被迫「抱樹」——他們被綁在樹幹上,一兩天不給食物和水。
一名士兵可能被槍殺,然後被宣佈失蹤或者陣亡。此外,是否派遣一名士兵參加死亡風險極高的進攻行動,也完全由軍官決定。
被「歸零」的原因多種多樣——不服從命令、違反紀律、飲酒、與軍官爭吵,或者拒絕上交部分薪水。
「如果你把人視為消耗品,會把人派往毫無勝算的戰場上送他去死,那麼你也會因為有人犯錯、未能交出錢財、與人發生爭執而在後方殺人,」軍事專家揚‧馬特維耶夫(Jan Matwejew)告訴德國之聲。
精神分析學家阿麗娜‧普季洛夫斯卡婭(Alina Putilowskaja)談到了攻擊性情緒的「移情」和「行為化」。她說:「那些實施殘酷暴行的上級,他們也會被自己的上級嘲弄——例如,下達不切實際的命令,扣留部隊重要物資。這些高級官員向外營造出一種優越、不可戰勝和富裕的形象。這導致一線指揮官們產生複雜而痛苦的情緒,然後他們會將這些情緒發洩到下屬身上。」
普季洛夫斯卡婭表示,下屬會感到恐懼,因為他們可能成為上級攻擊的目標。同時,他們也會對受害的戰友們感到憐憫和內疚,因為他們無能為力。
「歸零」取代軍紀
軍事專家尤裡‧費奧多羅夫表示,俄軍中出現「歸零」是因為軍官腐敗,軍中人員犯罪、不守紀律。他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軍官隊伍的問題日益嚴重,許多人留在軍隊僅僅是因為他們在社會中找不到工作。他們通過腐敗來補貼微薄的薪水,例如,強迫士兵從事無償勞動。他說,正是這些軍官目前在烏克蘭戰爭中服役。
專家們普遍認為,由於招募了為金錢而戰的雇傭兵和有犯罪記錄的人員、這些人帶來他們自己的一套價值觀,這場戰爭也改變了俄羅斯軍隊。「為了控制這群人,就不得不使用最殘酷的手段,」費奧多羅夫說道。最早廣為人知的例子之一是2022年11月在社群網站上流傳的一段影片。影片顯示,華格納雇傭兵用大錘殺死了一名戰友。
為什麼「歸零」不受懲罰?
軍事專家揚‧馬特維耶夫認為,出現「歸零」行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紀律和軍事體系不健全。「所有這些都助長了有罪不罰的現象,使得領導層更加肆意妄為。俄羅斯軍隊中沒有人因布恰和馬里烏波爾的屠殺等嚴重戰爭罪行受到懲罰。這直接表明,殺人可以逍遙法外,」馬特維耶夫說道。他確信,「歸零」行為已經侵蝕了軍紀,由於俄軍對此無所作為,這種趨勢只會愈演愈烈。
軍事專家費奧多羅夫也強調,俄羅斯整個軍隊的運作「都建立在有罪不罰和將士兵當作資源、當作奴隸來剝削的基礎上」。
精神分析學家阿麗娜‧普蒂洛夫斯卡婭指出,「歸零」是施加脅迫、控制和恐嚇的手段。「軍隊領導層對與人建立長期關係不感興趣,因為他們知道很快就會有新關係出現。維系一個群體的,即使在戰爭時期,也只有兩樣東西:情感紐帶和脅迫。如果其中之一喪失,就像這裡情感紐帶的喪失一樣,脅迫就會佔據上風,而在這種情況下,脅迫會升級為極端殘暴的行徑。」
馬特維耶夫也指出,俄羅斯人並不明白他們為何而戰。「烏克蘭軍隊雖然面臨極其艱難的處境和諸多問題,但他們知道自己為何而戰——他們是在保衛自己的國家。俄羅斯軍隊中的大多數人非常清楚,這是一場嚴重的、令人發指的戰爭罪行,其中還隱藏著大量較小的罪行,他們只能接受這一現實」,這位專家如此表示。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