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保護遷徙動物的波昂會議

2002年9月29日

上周三至周五波昂舉行了遷徙動物種類保護會議。遷徙動物所受到的威脅尤其嚴重,因為它們的生存空間,常常跨越好幾個國界。

人類的活動越來越威脅到自由飛翔的鳥兒圖片來源: Illuscope

自1979年開始,候鳥、鯨、蝙蝠、海豹以及其它遷徙動物,就受到所謂的波昂公約的保護。這個公約,是國際上第一個自然保護條約。現在,世界上有80個國家,都先後簽署了這一公約。無數個地區性的下屬協議,也競相問世。

海豹,在位於德國、丹麥和荷蘭之間的淺灘上,來回遷徙;蝙蝠,每年飛越1千多公里的距離,從它們的夏季生活環境,遷徙到冬季駐地;抹香鯨,則是往返於北冰洋和熱帶地區之間。在動物世界中,總共有5000到6000種遊牧種類,它們並不認識國界。因此,在保護遷徙動物方面,人們必須拋棄國界的約束,以國際眼光,來看待問題,思考解決方案,自然保護組織「歐洲自然」的胡特這樣表示道。他說:

「比如,讓我們以候鳥為例。如果光是我們在德國保護沼澤地帶,以使得鸛鳥可以安然孵化後代,但是在它們過冬的地方,卻沒有採取什麼相應的保護措施,也沒有相應的尋食地盤的話,那根本就沒有什麼用。或者,舉另一個例子:黃鸝鳥。這種黃色的鳥,個頭不大,夏天生活在我們這裡的泛平原森林裡。到了秋天,它們就穿越歐洲,飛過近東地區,一直到達中南部非洲的目的地。假如這條遷徙線路所經之處的生存空間,哪裡不對頭的話,那我們這裡的所有法律規定,都無濟於事。」

23年來,國際保護遷徙動物協議,也就是所謂的波昂公約,就在關心動物世界裡的這些周游列國者。每隔兩年,所有簽約國便坐在一起,共同探討下一步措施。該協議的第一個附件,列出了所有瀕臨絕跡的動物種類,比如說海龜、山地大猩猩和白尾海雕等等。所有這些動物種類,都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它們的旅途,充滿風險。例如,現在每年依然還有幾百萬只候鳥,在遷徙途中,被獵人的子彈射中身亡。德國自然保護聯盟的菲德勒告知,候鳥所受到的另一個嚴重威脅,是在野外的高壓電線設備上觸電。他說:

「因觸電而死亡的鳥類,主要是那些不是站在電線上,而是站在電線桿上歇腳的大鳥。仙鶴、猛禽和貓頭鷹,就屬於此類。也就是說,像白尾海雕、雕 (xiao號+鳥)這些在德國深受人喜愛的動物,也都被牽連在內。鸛鳥、雁子、鴨子等等,還有一些體格較小的鳥類,經常由於過晚才辨認出障礙物,而一頭撞到電纜上,受到重傷,以至於身亡。」

現在,德國的新電線桿,已經設計成對鳥類不再具備威脅。新的自然保護法也規定,舊電線桿,必須在10年內予以改進。但是對候鳥來說,這一點的用處不大,因為在西班牙、法國和東歐國家,那致命的觸電一擊,還是會隨時降臨。德國自然保護聯盟的施耐德告知,長期以來,候鳥的死亡率一直被低估了。他介紹說:

「不久前,人們才通過遠程勘測數據,瞭解到候鳥的實際死亡率。就白仙鶴而言,人們從波蘭詳細瞭解到,幼年白仙鶴的死亡率,高達74%。可想而知,假如在孵化地區,就已經有74%的幼年動物,喪失性命的話,對整個群種數量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剩下的那些白仙鶴,在前往非洲的過冬之地,以及來年的回程路上,同樣也受到威脅。現在,人們已經知道,白仙鶴在德國南部以及巴登-符滕堡州之所以銷聲匿跡的原因,就在於野外的高壓電線,給那裡的白仙鶴,帶來了太多的傷亡。」

為了避免將來再出現類似的情況,本屆波昂簽約國會議建議各個成員國,將來只使用不會傷害鳥類的電線桿。然而,等到這個建議真正轉化成實際行動之前,還將會有無數只候鳥,丟失性命。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