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傳染力強70% 「B.1.1.7」新冠亞種怎麼回事?

2020年12月22日

英國科學家初步研究發現,與以往的變異病毒株相比,肆虐當地的「B.1.1.7」新冠變種病毒株變異幅度更為劇烈,令病毒傳播能力較以往強70%。德國病毒學家德羅斯滕在推特中寫道,很遺憾,看起來不太妙。

Coronavirus- COVID-19 - Mikrografie
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iaid

(德國之聲中文網) SARS-CoV-2冠狀病毒(俗稱新冠病毒)屬於變異較為緩慢的病毒。平均每個月只出現1到2個突變。但是,英國科學家發現,被命名為B.1.1.7.的變異病毒株出現了前所未有的17個突變,包括14個氨基酸突變和三個蛋白質構件消失。其中8個突變發生於病毒包膜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取名為「N501Y」的突變最為關鍵,為蛋白質結合點的一個氨基酸變異。實驗結果顯示,「N501Y」突變可增加病毒對人體細胞主要對接點ACE2受體的親和力,即增加病毒蛋白質進入人體細胞的能力。此外,病毒結合位點的N439K和Y453F突變也有類似作用。這些位於棘突蛋白結合點的突變除了可以讓病毒更容易進入人體外,還可以增加其再生能力,讓病毒更具傳染力。

B.1.1.7.變種新冠病毒株9月20-21日首次在英國南部和倫敦的樣本中被發現。如今,英國已確認有1600例病例感染了這種變種新冠毒株。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蘭斯(Patrick Vallance)在上周日的新聞會上表示,11月中旬,倫敦所測的新冠病例中約26%感染了這種病毒株,而到了12月第二周,倫敦測試的病例中就有60%感染了這種病毒株。

新變種可能源於長期慢性感染病人

研究者認為,新冠病毒同時出現大量變異必定產生於特殊條件下。他們推測,有的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感染期長達數月,體內攜帶大量病毒,如果這些長期慢性感染病人再接受含有抗體的康復者血清治療,就可能導致特別活躍的增生力高的病毒變種存活並傳染給他人。

肺部CT顯示,新冠病人肺部積水加重圖片來源: dpa/picture alliance

英國研究者的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和原始毒株相比,B.1.1.7.變種新冠病毒株的再生能力要強70%,代表病毒傳播能力的R值(一個感染者平均傳染人數)要高出0.5-0.7。R值必須低於1,新增感染人數才會下降。而新冠病毒的初始R值(即不執行任何防疫管控時)大約為3.5。

英國專家擔心,必須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才能控制住這種變種新冠病毒的傳播。但好消息是,新冠病毒的新變異目前看來尚不會對疫苗的效力產生影響。研究者指出,目前也還沒有明確證據表明新毒株更凶險,或讓患者症狀更嚴重。

德國病毒學家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12月21日夜在推特上表示,很遺憾,關於B.1.1.7.變種的新數據看起來不妙。「但積極的一方面是,B.1.1.7.病例迄今只在那些確診總數高或呈上升趨勢的地區增加。因此,減少接觸也能抑制這種新變種的傳播。」

英國疫情升級,歐洲各國陸續禁飛

01:54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樂然(綜合報導)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